刑莊到底有些見識,說道:“縣主,成立商号是大勢所趨,隻是這但靠羊絨織品和鴨絨被服,夏秋之際可還做生意?另倒時内外皆需得有人把持,運輸之事有武館和合作的镖局倒也不怕,隻是不知縣主成立這商号,是否要步進京城,江淮之地,還是隻單單做關外的生意?”
喜娘聽後道:“自然是要把生意做到京城,江淮之地,至于隻有羊絨織品和鴨絨被服兩樣,許是單薄了些,但白林城乃至西北卻不隻這兩樣東西,既成商号,自然要集各家之資,一家之勢單力薄,衆家卻是不同。”
刑莊聽後知道縣主心思深遠,便不再多問,倒是餘氏出言道:“縣主,木家原是有經營商号,隻是這内面怕是得有經年的老師傅帶着夥計辦事,這人選卻是不好挑,另個中風險怕是太大,京城有王府尚好說些,江淮之地氏族林立,怕是咱們的東西到了那,沒等賣便被搶了去,又或是被使絆子,被套進去......”
“你考慮的自是不錯,所以江淮之地的生意并不會先做,等時機成熟了,方能成事,目前來看隻先做京城和關外的生意。”
喜娘說完略等了片刻,見無人再說,便說道:“既如此,便定商号名為:晉通商号!刑管事主關外之生意,木家主京城的生意,木掌櫃的如今閑置在家,怕是要他重操舊業,來回奔跑,世晴如今有孕在身,餘氏回去代我問好;商号本部定在白林城,諸内事宜交給春雨、東子二人,若雲齋的生意交給綠陰、綠意經營,千尋樓裡曼兒暫先管着,若有支應不開,請汪嬷嬷給你安排兩個丫鬟趁手使;洪壯、馮喜兒你二人日後不僅要管着武館的事,商号的運輸車馬一應也要管着,武館的丫頭小子盡管挑。若雲齋、千尋樓和露華閣的生意不歸商号管轄,依舊如故,年底盤賬即可,其他産業一并歸入商号,至于賬目,每三月煩請各位掌櫃的把賬彙到商号,年底盤收。”
“如何,大家可有異議?春雨、東子你二人可有意見?”
春雨沒想到喜娘竟把自己放到了商号内管事,這責任可不小,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縣主的信任和看重,她自不會推脫,答應下來。
說完商号的事,喜娘方才問起春子關于牧場的事,賈家并不像木家這般,所以此次喜娘并沒有派人去消息給春梅,春子将三座牧場和那十多個村自的牛羊的試點情況都一一說了,喜娘聽後連連點頭,賈家目前看着還算靠譜,不過這其中也是有官府的人在。
待牧場的事說完,餘氏又把當初布絨玩具的生意說了一番,這生意倒也是極好,隻不過等到了秋冬季,羊絨織品方又開始在市面上流行,織造廠的如今有穩定的羊毛供應,成品也是遠銷出去,一切都好。
中午,喜娘帶着衆人去了酒樓,算是犒勞一番大家。
酒足飯飽之後,各位都回了各處,春雨留了下來,跟着去了縣主府,商号的具體事宜,她還要問清楚才好。
喜娘将自己的謀劃說了一番,然後把當初從木槿兒手中得來的商家名冊交給了春雨,讓她仔細熟記,日後有用,至于商号的籌建,春雨也是經營過若雲齋的,倒也不必多言。
......
翻幾日便到了十一月,刑莊合着馬有成将武成關要的鴨絨被服點清,刑莊去了洪定武館去請車馬,洪壯派了十餘位師傅,另雇了镖局人手,加上三十位軍爺,一行人将貨押送至武成關,鴨絨被服且輕巧,衆人又想着在年前趕回來,腳步自然快些,臘月十九,便打了來回。
而此時,晉通商号已經建起,喜娘手下各鋪子也已經開始盤賬,除去那三家,其餘各鋪子賬目統統歸入商号,春雨倒是有能耐,商号裡雖忙碌,卻也不亂。
商号裡的賬房都是喜娘一早就培養起來的,有男有女,外面夥計也多是從連山或武館抽調來的,大家都知道這是縣主的生意,沒人敢馬虎。
如此,晉通商号正式在西北建立,開張之日喜娘并沒有宣揚,按着她的想法,不過是原各家鋪子統一管理,不必興師動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