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崇華殿中隻剩毌丘儉和曹叡兩人,曹叡仔細看過關中布防,對毌丘儉道:
“朕本想先派你去宛城,跟着司馬懿熟悉荊襄軍務,現在看,還是留在洛陽吧,有什麼事随時通知朕。”
毌丘儉勸道:“其實他們說的也有道理,大魏有十州之地,區區三郡,何必禦駕親征。”
“一郡也不行!”
曹叡立刻駁了回去,“朕要讓他們知道,天下已經不在他們這群半截入土的貨色手中了。”
他說罷,站在禦座前低頭沉默了良久,再重新回過頭時,略顯疲憊地說道:
“除了禦駕親征以外,再拟一道旨。此戰無論成敗,隻要關中守住,朕都會厚賞雍涼将士。”
新城。
司馬師巡營歸來,也聽到了天子親征長安的消息。
他見大營中父親還如常在理庶務,便上前坐在父親身側。
“爹,你說西線會怎麼樣?”
司馬懿搖搖頭,“尚不可知。劉備自夷陵之戰後國力大損,國家這幾年疏于防範。孔明突然出兵,我們除了知道他的目标是長安,他帶了多少兵力,有何計劃,沒有人知道。”
司馬師皺眉道:“那此時天子在長安,豈不是涉險?”
司馬懿亦憂心忡忡,“這是陛下繼位以來的第一戰,表面上在于能不能奪回我大魏三郡土地,更事關陛下的尊嚴。”
他将剛寫完的奏報卷起來收好,“咱們這位陛下,雖然年少,但聰明過人,頗有武帝之風,比蜀主桓靈更是要強上幾百倍。必然會有建功立業,一統之抱負。”
“何況孔明一旦入關中奪取長安,在中原有了據點,戰略縱深就能拉開,我大魏危亡立現。”
營中隻有父子兩人,司馬師憂慮問道:
“既然此一戰如此重要,那要是輸了怎麼辦?”
司馬懿先是不做聲,過了半刻,輕輕哀歎一聲。
“且看郭淮能不能守住關中吧。”
“赢了,陛下地位徹底穩固,我大魏國威猶在,或許能離一統更進一步。”
“輸……”
半生官場沉浮的司馬懿面上也有些凝重。
“那就與蜀賭一賭國運。”
他又複而祈禱道:“但願天佑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