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軍隊虜了不少百姓入蜀,此刻的隴西各州郡極度空虛。司馬懿在新城擒獲孟達,斬首示衆,本意想将孟達餘衆七千餘家遷往幽州,又逢蜀将姚靜、鄭他等率其部屬七千餘人來降,他一下拿不定主意,便寫了奏報進京與朝廷商議。
“依骠騎将軍所說,蜀軍遷到宛城,整編到軍隊中便是。”陳群道。
“隻是今年東吳不斷的脫南者隐匿戶籍逃到新收的郡縣内,人口田地都要重新統計。何況以後逃到大魏的軍民百姓也不會少,應當拿出一套章程來。”
曹叡點點頭,“陳司空遠見,十日之内,尚書台商議後拿來給朕看吧。”
陳群一下面露難色。
“可是朕定的期限太緊張了?”
陳群連忙躬身行禮,“回禀陛下,朝廷現在用的還是前漢的制度,整編人口不是難事。但如今不比東漢,流民重在一個流字,跑了第一回,就會有第二回,隻能因時制宜。骠騎将軍從前錄尚書台事,理政老辣,臣請骠騎将軍在京中多留幾日,商量出一套可行之法。”
“骠騎将軍前朝理政管民,今又督軍荊豫,久經……”
他還未說完,便被天子打斷。
曹叡點點頭,“陳司空說的是,今年的中正考評也要開始了,仲達公就在洛陽多留一段時日吧。前幾日我路過尚書台,看見司空和陳矯兩個人累的頭發都白了,你留下來,替他們分擔些差事吧。”
司馬懿伏拜謝恩。
他埋着頭,聽見皇帝對司徒王朗和在場所有大臣的面說,“今年隴右有兵亂,考評的時候,要多加恩雍涼二州的士子。”
衆卿散去,崇華殿内頓時隻剩曹叡和司馬懿君臣二人。
曹叡走遠了,在累成山的奏折旁站定,背對着司馬懿道:
“起來吧。”
司馬懿紋絲未動,依舊維持着伏拜的姿勢。
“臣不敢,臣有罪,無顔面見陛下。”
“仲達公總是這般識時務。”曹叡說着指了指一座山一樣的奏折,“都是參你的,八天急行一千二百裡到新城,先斬後奏。”
“還說你跟申儀私相授受,在宛城搞小朝廷,連玉玺都刻好了。”
司馬懿聽了這番誣告,倒也不急,隻是重重朝天子再磕了一個頭。緩緩道:
“臣受先帝遺命,奉诏托孤。雖自知才能不比孔明,但也願意以死守護大魏,守護從先帝開始生根發芽的理想。這些謠言,若能離間陛下與臣的君臣之心,那臣今日就一死了之,讓陛下放心便罷了。”
司馬懿這番話提及先帝,自是說得誠懇。曹叡默默注視着這個堅決的老臣,不知過了多久,長長一歎,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
“仲達公年紀大了。”
曹叡依舊站在原地,示意内管将司馬懿扶起來到坐他對面的位置上。
“他們指的是你,惦記的可是朕啊。”
曹叡緩緩道,“你早早被調離了中書去鎮守東線,加上西邊仗打赢了,剛好拿你當軟柿子捏,借着申儀和新城的事,大動幹戈合力把你攻倒。”
“但朕真要這麼幹,不就被他們當槍使了嗎?卿且放心,孰是孰非。朕尚能分辨。”
“陛下明敏。”司馬懿感激的拱手行禮。
“你明日寫個請罪和告老還鄉的奏折遞上來,朕不準便是了。”
曹叡說罷,走到司馬懿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幾日,卿先和王司徒中正考評的事辦了。這是正辦,剩下的時間,好好在洛陽休息幾個月。”
司馬懿問道:“那臣在京中,當領何職?還是以原官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