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珠,你看誰來了!”
沈寶珠剛回過頭,隻見兩小隻“哒哒哒”地颠簸着兩條小短腿向她跑了過來,兩個人還一邊跑一邊嘴裡喊着:“媽媽,媽媽!”
方圓笑不攏嘴地在後面跟着:“潤玉,芊芊,你們兩個跑慢點!”
潤玉和芊芊像是沒聽到方圓的叮囑似的,見了沈寶珠歡快得很,越發加快腳步向沈寶珠跑過來。
沈寶珠笑吟吟地,張開雙臂,一手一個,把潤玉和芊芊摟在懷裡。
她下意識地像往日一樣想把芊芊和潤玉抱起來,然而一使勁兒,卻發現芊芊和潤玉像兩塊石頭一樣,根本抱不起來。
程敏忍不住笑起來:“潤玉和芊芊長大了,寶珠都抱不動了。”
沈寶珠也欣慰地笑道:“是啊,長大了。嫂子,這段時間多虧了你照顧芊芊和潤玉,要不然我一個人真是忙不過來。”
方圓忙說道:“瞧你說的是什麼話。宋子傑上學去了,我一個人寂寞的很,剛好潤玉和芊芊陪着我,我高興還來不及呢。以後可不要說這樣客氣的話了,你再說我就要生氣了!”
方圓一方面是心疼寶珠一個女人自己支這麼大的攤子,另一方面是寶珠的确對他們家很好,她幫寶珠照顧芊芊和潤玉,是心甘情願的。
寶珠是個實在人,絕對不會讓她吃虧。
隔三差五地就去給他們家送一些水果、肉類,家裡的生活都肉眼可見地改善了。
方圓想起她和兒子這麼多年來跟着她男人日子都是過得緊巴巴的,兒子更是肉眼可見地營養不良。
自打給寶珠幫忙帶孩子之後,家裡的生活條件都肉眼可見地改善了。
寶珠經常去縣裡,于是家裡頭蔬菜水果肉類隔三差五就有了。
河裡的魚長大之後,更是隔三差五地提着魚送過來。
炖魚、烤魚、炸魚……
每次宋子傑都能吃掉一大碗米飯。
宋子傑的個頭更是一下子竄出去老高。
她給寶珠幫這忙,值得!
更何況芊芊和潤玉兩個孩子這麼可愛,她也樂意帶。
芊芊忽然奶聲奶氣地說道:“媽媽,芊芊會背詩。”
沈寶珠一臉驚喜:“什麼詩?背給媽媽聽聽。”
芊芊搖頭晃腦,奶聲奶氣地說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
背到這裡,芊芊突然卡殼了。
她支支吾吾地說道:“盤中餐……餐……”
潤玉在一旁無奈地說道:“是粒粒皆辛苦啦。”
芊芊終于想起來了,卻不願意承認,立馬否認道:“芊芊知道的!媽媽,粒粒皆辛苦。”
沈寶珠看着這兄妹兩個鬥嘴的樣子,樂不可支。
不過她倒是很驚奇芊芊怎麼會背誦唐詩的。
方圓在一旁笑道:“是宋子傑放學回來,随口背了一遍。芊芊覺得有意思,就追着宋子傑問。宋子傑教了她即便,她很快就會背了,今天上午已經背了一個上午了。”
方圓打心眼裡佩服寶珠這兩個孩子的學習能力。
擱着一般孩子,是不會這麼快學會的。
看來基因還是很重要的,有其母必有其子,有沈寶珠這樣聰慧能幹的娘,芊芊和潤玉也必然了不得。
沈寶珠笑道:“這是正在學說話呢,所以追着子傑哥哥問。”
方圓笑道:“是呀。倆孩子肯定是覺得宋子傑背得有意思。所以才追着宋子傑問個不停。”
寶珠心想,現在正是兩個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她不能白白浪費了這麼關鍵的時期。
芊芊比潤玉表現出了更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願意學習新語言、更願意說話,小嘴一天天的叭叭個不停,見人都能聊幾句。
潤玉則不一樣,潤玉更加内斂,不太喜歡表達,小小年齡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不像芊芊那麼活潑外向,但你要是問潤玉一些關鍵的東西,比方說今天背誦的這首詩,他又比芊芊記得清楚。
芊芊是先開口說話的,比潤玉早了一星期。
潤玉則是先開始會走路的,比芊芊早了一個月。
兩個孩子天生擅長的地方不一樣,培養方式自然也不一樣。
對于芊芊,沈寶珠決定多給她輸入語言類的内容,促進大腦語言功能區的發展,芊芊本身對語言類的内容也很感興趣。
至于潤玉,沈寶珠打算準備一些動手類的和益智類的玩具給潤玉,通過促進潤玉的動手能力,反過來促進潤玉的大腦發展。
沈寶珠便說道:“嫂子,過兩天我準備去縣城一趟,一方面是買一些養魚方面的書,另一方面是給芊芊和潤玉買一些書和玩具。子傑有沒有喜歡的書,我給他一起帶回來。”
方圓瞪大了眼睛:“這麼小的孩子買書?他們毛都沒長齊呢,怎麼能看得懂書?買了就是浪費錢。”
方圓不理解寶珠的做法。
在方圓看來,孩子太小了。
要想給他們買書,至少得等到七八歲吧。
宋子傑現在都十三歲了,方圓也沒舍得買過一本書給宋子傑。
上次宋子傑嚷嚷着想要一本課外書,方圓說啥都不給他買,嫌浪費錢。
方圓呵斥宋子傑,家裡飯還吃不飽呢,要啥書?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