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我為下弦月 > 第27章 解惑

第27章 解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開口問:“殿下和公爺今日如何看出這犀角杯産自南越?還是最近兩年制成?”

文安打開那個盛有犀角杯的錦盒,将杯子送到她手裡,讓她細看:“你來看,能制杯的犀角有兩種。一種來自域外,走海上或西域商路來,粗大,紋理極細,四周米白偏黃一些,中間則為灰黑顔色,細聞略帶焦腥氣;一種來自嶺南,角型小,色澤純,紋理像魚子一樣,底部有溝壑。”

姜涵露按着她的指引觀察摩挲,果然分毫不差。

“至于何時制成,這犀牛角的顔色會随着時間流逝變化。嶺南的犀角杯,剛做出來時往往黃澄澄的,過上幾年,會慢慢變成暗紅色。你看這杯仍是蜜黃色,便知是這兩年才做成的。”

文安細細指點,姜涵露看着她娓娓道來的樣子,有一瞬間的走神。文安看她神色,停住問了一句:“怎麼了?”

姜涵露一時脫口而出:“我什麼時候能像您一樣……”她想成為文安那樣的女人,見識廣博、強大從容,能從蛛絲馬迹中牽出不尋常,将這世間人和事一一識破。

文安為她的孩子氣失笑:“這都是小巧。無非是見過、知道、想到,你這樣有心的孩子,很快會做得很好的。”

她頓一頓,補上一句:“你将來是一國之母,不必像我一樣。”

一國之母該是什麼樣子?姜涵露把這句話咽回去。在江南,她聽過茶館說書人口若懸河地講天上的王母娘娘;在皇宮,她見了先皇後霍氏的故居;在石渠閣,她也讀過曆代的皇後紀。再問這話,總是有點兒蠢。然而她又實在不知。

不論是市井說書還是史書正筆,總是從光耀之日叙說起。沒人告訴她,等待自己新婚之日到來前的這幾個月該如何度過,這期待、惶恐、困惑、懸浮、短暫又漫長的待嫁之期該如何自處。又或許人人都是這般,那一個個暈頭轉向、沒有滋味的日子,時時刻刻、年年月月,才緩慢地填充了青史字句間那些沉重的空白。

她過于沉浸于這樣的念頭。文安看着她,知道小姑娘又在出神了。

姜涵露的話隻問了一半。如何辨别一隻犀角杯,是并不難學的“術”;而她最該問的,朝局、敵國、孟家,其中怎樣勾連盤旋,才是一國之後該懂的“道”。

這樣的道理,在進京前豫州太守給姜涵露送禮時,文安曾提醒過她一次。她不知道姜涵露有沒有聽進去,或許她還纏綿于少女心事,或許栾珏就是喜歡她這樣的年少和簡單,隻是,隻是——文安在心中歎了一口氣,放下那隻價值不菲的犀角杯,沒有再一次開口提醒。

然而姜涵露卻在這時叫住她:“殿下,您心緒不佳嗎?”

文安不料她這樣問,搖搖頭。

涵露卻并不相信,她咬咬唇,鼓勵自己把話說出來:“您還是覺得我不好?”

她又實在是聰明而敏銳——少年人直白的聰明和敏銳。文安沒辦法完全否認,有些哭笑不得。她難得沒有馬上回答,斟酌道:“我這樣同你說,姜姑娘。我活這幾十年,做過公主、長公主,曾經肩負重擔,也曾樂享悠閑——這是我的路。至于皇後、太後,我見過,卻不曾做過。不曾親曆其境,故而不敢托大教你。唯有一件事,我覺得十分有趣,因此記了許多年,今日能同你提上一提。”

溫暖的燭光下,涵露無聲地望着她,聽下去。

“元興十二年,我過三十歲生辰。那時陛下還小,我仍在朝,朝臣自然趨奉。許多人上賀表,文章一個個寫得揚葩振藻,溢美之詞無盡。其中有個人,贊曰‘國如華冠,主如冠頂明珠,罄宇宙之美,殚造化之奇,萬古寶蘊,光耀天下’。”

說整個國家是一頂華冠,文安長公主是華冠正中的那顆明珠,實在是很漂亮又肉麻的奉承。

“好巧不巧,另一個人在賀表中同樣寫‘國如華冠’,我正看得厭煩,就要翻過,卻見他下一句寫的卻截然不同。”

“他寫什麼?”姜涵露忍不住追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