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又傳音給宋三月:“克己慎獨,驅逐雜念,守心明性。”剛說完,一口血壓不住地噴出來。
一人急步上前,嗒嗒幾下點穴,又道:“師侄,魯莽了。”是一夫峰峰主餘鐘道人。餘鐘道人話一出,周邊的幾人都振聾發聩。幾人都向他道謝。
問道雷劫下,時時刻刻要心神相守。耒耜也是關心而亂。
卻說宋三月,還在一心一意地梳理筋脈,将剩餘的雷劫靈力都引導過去關照新的三條靈根,對不斷加厚的問道雲層毫無察覺。她擺弄着最後一絲雷劫之力,在猶豫放哪裡比較好呢?
等她回神的時候,發現被白雲、烏雲給包圍住。這又是什麼情況?
“小石頭,這是哪裡啊?”
沒有等到小石頭的回答,她已經發現這裡怕是隻有她一人。她也沒亂走,人生地不熟很容易迷路。媽媽說過,留在原地等。
這句話是媽媽是對八歲的她說的。媽媽帶着她和五歲的弟弟去家附近一站公交車距離的遊樂園玩。遊樂園新開業,門票半價,人特别多。媽媽讓她在旋轉木馬這裡排隊,自己帶着弟弟去玩其他項目。她排了兩輪旋轉木馬的隊,也沒等來媽媽和弟弟,就去找一找。雖然人很多,但她碰到媽媽和弟弟了——他們倆剛玩好碰碰車出來,臉上的笑容像花兒一樣。媽媽很驚訝她怎麼找來了,沒等她回答,隻說“留在原地等,一會兒就要回家了”。然後她就帶着弟弟奔向下一個遊樂項目。
宋三月就站在那裡,等着媽媽來叫她一起回家。經過她的人越來越少,天都暗下來,遊樂場裡隻有摩天輪挂起高高的霓虹燈,讓城市裡的人都能看到。
工作人員問了好幾次,她都說媽媽一會兒就來。不得已,工作人員報了警,最後警察送宋三月回家。宋三月到家時,媽媽一家人已經吃完飯,準備收拾碗筷。警察教育一番後,媽媽爸爸笑呵呵地說她小孩子貪玩。
之後怎麼樣,她想不起來了。
現在的她,雖然内心還會期待,但也冷靜地知道“留在原地等”也不一定能等到想等的人。
莫名的回憶在腦海中閃現又散去,宋三月擡頭,向前舉步。
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在雲層中滾滾而來:“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這句話是道教名言,以反問句式加強情感,讓人珍惜今生今身。現在卻是提問句式。
宋三月問:“你誰啊?”管自己向前走去。可沒幾步,這個聲音又滾來。如此幾次,宋三月不堪其擾,改變方向轉右走。之後不管她怎麼走,這個聲音就同一個問題不斷不斷地問。
宋三月都煩了,大聲回道:“什麼度來度去的,我想怎麼度就怎麼度,你誰啊,管我怎麼度?”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宋三月想起掌門傳音給她的那句話,調整氣息,思索後認真答道:“對,你說的很有道理。”因為原生家庭,從小到大,一直躲避“爸爸媽媽不愛我”的事實,不斷地否定自己又不斷證明自己。甚而被汽車獨自抛出,自己還是矛盾的,一邊是想着“我又被抛棄了,就這樣吧,算了累了”,一邊又想着“遠離他們,我可以做我了嗎?”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是啊,來了一遭,如果在“掙脫枷鎖”的陷阱裡,一輩子還是難以釋懷,那怎麼對得起自己呢?就把這一次當做重生吧。
宋三月大聲道:“我于我周旋久,甯做我。”用這句《世說新語》裡的名言回答是再合适沒有。
耒耜幾人看着天空中“隆隆”幾聲,一大束燦烈的金光不可阻擋地穿透慢慢散去的厚厚的雲層,籠罩在宋三月身上。
百裡外的雲頭又聚集過來。
衆人此情此景中,在雲頭安靜地打坐,感悟這雷劫和天光福澤,莫名感動,淚盈于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