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這就回去。”裴清川摸了摸他的腦袋,視線向後一轉,對聞昭說,“這是我舅舅家的六弟,叫嘉誠。”
小少年似乎這才看到裴清川身旁的女子,聞昭朝他笑笑,袁嘉誠臉一紅,行了一禮後急忙躲到裴清川另一側。
裴清川将他拎出來,又牽起聞昭的手,說:“既然二舅母來了,今日得去舅舅家中了。”
聞昭感受着手上的溫熱,心裡難免有些緊張。
“不怕,一切有我。”裴清川聲音低卻堅定。
一行人到了二舅母的馬車前,正巧她下了馬車來,身側站着一位圓臉細眉,明眸善睐的小娘子。
“表哥,你這回恐怕是懶得回京了,耽擱了這麼久。”袁令儀笑着又問他,“這回這麼長時間,可有為我們準備什麼伴手禮?”
裴清川說沒有,“你又不缺什麼。”
袁令儀瞪了他一眼,過去拉緊她娘的胳膊,道:“表哥如今是越發的冷心冷肺了,還這般說我。”
喬氏拍拍她的手,沒理會她。
“清川,累了吧。”說着,視線不動聲色的看向聞昭,“這位小娘子是?”
裴清川說:“還麻煩舅母來接我,這是我祖父為我定下的,我未過門的夫人。”
喬氏微微訝異,很快調整好,又不悅的看向他:“你也不知早些寫信來,好教我們有個準備。”
“也曾想過的,隻那時已踏上回京的路程,想着還不知書信與我誰先回京,便沒再寫。”
喬氏搖搖頭,見周遭人多,便說:“先回府,回去了再詳細說。”
袁嘉誠原本是想同他一輛車的,但如今有了聞昭,喬氏便将他叫到自己的馬車上去了,又吩咐了身邊的女使讓先回府給老太太說一聲。
馬車上。
袁令儀久久才回神:“娘,表哥還真給我們帶了位嫂嫂回來。”
喬氏眉目間有些不解:“之前從來不曾聽聞有這等事,何時老侯爺為你表哥定一門親事?”
袁令儀:“但表哥從不曾說謊,回頭問問祖母可知此事,不過那位小娘子倒是生的面善,我瞧着心裡頭喜歡。”
喬氏笑着看她:“你看誰都心生喜歡,我還沒聽過你不喜歡誰。”
袁令儀哼哼兩聲:“自然是有的。”
袁嘉誠聽了半天,聽到這裡踴躍發言:“我知道,是明……”
袁令儀捂住他的嘴,惡狠狠的威脅他:“閉嘴!”
喬氏有些頭疼的看着這一對兒女。
另一廂。
裴清川已經大緻的說了一遍外祖家的情況,又見聞昭面露難色,輕笑,說:“如今在京的就方才給你說的幾個,方才你已見過我二舅母、四妹妹和六弟了。”
聞昭仰着臉,疑惑道:“不先回裴家,是不是……是不是有些于理不合?”
“不會,侯府如今沒有人,既然二舅母他們來接了,不先去外祖家的話,就怕外祖母生氣。”他靠在車壁上,補充說,“外祖母年事已高,能多待着日子便多待些,無礙。”
聞昭微微颔首,并未多問其他的事。
兩刻鐘後,到了袁家。
一行人進門先去了老太太的院裡。
府裡下人多,卻個個都靜悄悄的做事兒,便是有響動也極小。
遙遙見幾人近了,老太太門外伺候的女使打起簾子:“二大娘子與表公子他們回來了。”
屋裡頭的老夫人擱下參湯:“可算是來了。”
進門後行禮,裴清川喊了聲外祖母,又看向聞昭,朝她微微點頭,這才牽過她的手,走到老太太面前向她說明聞昭身份。
老太太笑着說:“你二舅母已派人給我說了,既是老侯爺定下的事,自是好事。好孩子,這一路舟車勞頓,定是累了,趕緊坐下歇歇。”
聞昭行了一禮:“多謝老夫人。”
幾人坐着說話,喬氏便吩咐女使去打掃出來個院子,以便聞昭住。
沒坐多久,便各自散了去歇息。
裴清川将聞昭送去院子後,便去了宮裡一趟,再回來時天已經黑了。
這時袁家二爺也下值回了府中,裴清川過去行禮,便借此機會将婚事仔細說與他們聽。
等他回去了。
喬氏倒了杯溫酒給袁二爺,說:“老侯爺是為着恩情定了這門親,可依我們清川的身份,相貌,合該有更好的女子與他結親。這聞家小娘子,雖身世清白,也生的一副好容貌,說話行禮也挑不出錯,隻是這家世還是差了些。”
袁二爺接過酒盞一飲而盡,頗有些不解的看她:“你說你打幾年前就想着給他說一門親,如今既然有了這天定的姻緣,你倒愁起這些來了。”
“我怎能不愁,清川幼時在我膝下長大,我也是拿他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的,自然是想着給他挑一門頂頂好的親事。”
袁二爺笑着躺回榻上:“你少操點心吧,我瞧清川心裡頭也願意,就這麼着吧。兒孫自有兒孫福,他有分寸的,你就依着他行事,日後待聞家小娘子親切些便是了。”
喬氏不悅的踢了他一腳:“我也就同你說說,你倒是給我當起了先生。”
袁二爺笑着讨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