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樹吃了幾根紅薯都沒有吃飽,更何況魏花隻吃了一根,她此時也是腹中空空,饑腸辘辘。跨坐在槐樹粗大的枝桠上,魏花大口大口的往嘴裡塞着槐花,她粗俗習慣了,也不在乎此時她的姿勢雅不雅。
魏花和魏樹吃槐花吃了個飽肚。
填飽肚子之後,魏花開始拎着菜刀砍槐樹的枝桠,魏樹在下面摘下一串串的槐花往麻袋裡裝,姐弟兩個分工明确,幹起活來很是有效率。
麻袋有一米多高,為了裝滿這個麻袋,魏花着實砍了好多槐樹枝。鐵雞山連綿幾裡地,山上的樹木多不勝數,魏花砍下這麼幾根樹枝,并無大礙。
此時是四月份,天并不算長,太陽西斜,該回家了。魏花家窮,連個油燈都點不起,此時不回家做飯,那就得黑燈瞎火的在廚房裡忙活。
幸好這時候麻袋也快裝滿了,魏花讓魏樹背着背簍,她扛着麻袋,姐弟兩個收獲頗豐的回家去了。
在下山的路上,魏花看到了不少的野菜,剛才來的時候滿心都是槐花,以至于忽視了路邊的野菜,如今瞧見路邊那綠油油迎風招展的野菜,魏花忍不住咽了下口水,在現代,大超市裡的野菜也是很貴的,明天一定要來挖野菜!
家裡的木柴也不多了,魏樹一邊走一邊撿路上的幹柴,姐弟兩個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家裡。
到了家中,魏花把麻袋放下,随便洗了洗手,然後她開始處理這一麻袋的槐花。魏花在屋子裡找到了一個小水缸,這水缸之前是放面粉的,如今裡面已經空空,一點面粉都沒有,此時的水缸正好可以拿來泡槐花。
用木桶把水缸裝滿,魏花把那一麻袋的槐花全倒了下去,今晚時間來不及了,這些槐花可以先用清水泡着,明天再做吃食。
魏花和魏樹的晚飯很簡單,又是一碗開水配上幾根紅薯。吃完了這簡陋的晚飯,太陽也已經落山,家中窮的連個油燈都沒有,望着隔壁鄰居楊大夫家的點點燈光,魏花歎氣,然後進屋睡覺。
一夜無話。
第二日起來,魏花精神抖擻的開始處理昨天采摘下來的槐花。
槐花主要的做法有三種:蒸槐花,槐花糕,槐花餅。
這三種做法都需要面粉,但魏花家的面缸是空的,她家别說是面粉,連糠都沒有。因為魏花爹好吃懶做,她家的糧食總是不夠吃,每年三四月的時候她家都要斷糧,隻能靠着山上田間的野菜度日。
看着屋中一水缸的槐花,魏花犯了愁,她昨日想的是去楊大夫家借點面粉,等麥收結束之後再還給他,隻是今天事到臨頭了,她又不好意思去了。以後要麻煩楊大夫的事情有很多,沒有面粉這等小事,她就不去麻煩楊大夫了。
到最後,魏花決定用紅薯來做槐花餅。
把屋子裡那一小堆紅薯全洗了洗,然後下到鍋裡蒸,蒸熟之後一個個的剝皮,然後把剝了皮的紅薯放在木盆裡搗成泥。這個時候把泡好的槐花放入紅薯泥裡,然後一個個的捏成餅,放到鍋裡去蒸。
紅薯本來就是熟的,槐花也好熟,這樣蒸一鍋紅薯槐花餅,隻需要幾分鐘就好了。
紅薯槐花餅出鍋,外形雖然不好看,但吃着卻很香甜,紅薯是甜的,槐花也是甜的,兩種甜食摻在一起,紅薯槐花餅隻能更甜。
槐花明顯比紅薯要多的多,這麼多槐花和紅薯摻雜在一起,一共蒸了四鍋,看着竹筐裡散發着熱氣的紅薯槐花餅,魏花心裡舒了一口氣,未來幾天裡有主食了,暫時不用擔憂肚子了。
忙活了一上午,終于把紅薯槐花餅全蒸完了,中午吃了兩個餅子,魏花歇了一會兒,然後背着背簍拎着麻袋又和魏樹上山了。未來幾天是有主食了,但是幾天過後,她家要一點糧食都沒有了,這蛋疼的穿越!魏花在心裡狠狠咒罵。
魏花是上山來挖野菜的。
山上的野菜有很多,不過最常見的也就那幾種:荠菜、馬齒苋、蒲公英,車前菜等。魏花老家是中國北方某個縣城的,小時候每到春季的時候她都跟着奶奶去挖野菜,因此這些野菜她大部分都認識。
“弟,咱們村裡不是有條小河嘛?”走在路上,魏花開口道。她隻是繼承了這具身子大部分的記憶,有些事她還不清楚。
“是啊,就在村西邊。”魏樹點頭。鐵雞山在雞頭村的東邊,村裡的小河在村西邊。
“河裡有小魚吧?”魏花心中一喜,又問道。
“有,但是不多,而且不大。”村裡富裕的人家不多,一年到頭吃不了幾次肉,河裡的小魚自然是村裡人人人争搶的美味佳肴,河裡的魚還沒長大便上了人們的餐桌,因此河裡的魚都很小。
“最大的魚也就是我巴掌這麼大,小的也就是一指來長。”魏樹伸出手比劃。
魏花見了,歡欣雀躍的心頓時涼了半截,七歲孩子的小手能有多大?最大的也才是魏樹小手那麼大,她吃魚度日的夢落空了!
魏花長長歎了一口氣,悶着頭繼續往前走。
到了山腳下,魏花悶不吭聲的拿着鏟子開始挖野菜,魏樹本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孩子,魏花不吭聲,他也不開口,姐弟兩個悶着頭挖野菜。
眼前突然一抹灰色閃過,魏花趕緊擡眼,一隻灰兔子從魏花眼前跑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