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宦官有女沈令姜 > 第6章 再識人

第6章 再識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權力這種東西,放出去了哪能輕易收回來。”廚房内,劉膽嗤笑一聲,臉上盡是嘲諷。

曆朝曆代皆有權位之争,當今朝局是皇權之下世族與清流兩方互相傾軋,相互制衡,這樣的局面對于閹黨來說反而更輕松。

“忠勇侯攜軍功歸京後無半點職權,賦閑在府七年,市井都有流言蘇家長子在都無人問津,忠勇侯這個爵位形同虛設。”

因為蘇克,沈令姜突然想起了在京中被遺忘的那位忠勇侯,印象裡見過一面,其平庸得完全不像那個令契鞑人聞風散膽的骁勇将軍。

也曾聽旁人嚼舌,蘇家長子自封侯歸京享樂以後,血性消失殆盡,甚至有的懷疑他冒領父親軍功以此累耀門楣,畢竟鎮北候已經封無可再封。

但是,一個在沙場浴血多年的人,怎麼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就消磨了性子,蝕軟了骨頭。

沈令姜忽然有一種想法,她猜,蘇綽可能在故意頹廢喪志。

蘇家太出頭了,一門雙爵,光武十二年榮耀已達鼎盛。他們定也深知站得越高摔得越狠的道理,故蘇綽入京後有可能就借着多方打壓的局勢,幹脆做起一個閑人把自己養成一個廢物。

其他門閥的排擠,還有皇帝有意的邊緣化削減蘇氏的威信,都更加佐證她的想法。

“當年世家不容許有異姓王,百般阻撓對蘇察加封,陛下改封賞他的兩個兒子,加封蘇綽為忠勇侯欲讓他入京牽制世家,為棋亦做質。”劉膽冷笑一聲,接着說:“蘇綽倒是聰明,甯願做一個庸碌的虛侯,保一家無虞。”

從小在軍中長大,立下過戰功赫赫的人,竟說放棄就放棄,甘心當一個頹廢無能的閑人,在宅子裡虛度光陰七八年。如此之決絕,這個人得多堅毅。

她此刻想着蘇綽,想着遠在朔北的蘇察,有一股莫名的直覺——蘇家就像是蟄伏在淵底中沉睡的老虎,能收掉利爪一覺長眠,也能張開血盆大口翻淵而出。

此時,已然是淵底的蘇宅。

蘇綽面對弟弟的詢問,從容地說:“我甯肯挂個虛銜在府做一個閑散侯爺,也不想蹚盛都渾水,隻要咱們家相安無事。”

蘇克沉默,大哥雄才偉略,是縱橫沙場的将軍,他本應該在朔北,本應該在金戈鐵馬的戰場上所向披靡。

如今卻困囿在都籠裡,空有一腔抱負無地施展,蹉跎歲月,意志慢慢被消磨。

困在盛都的人就該是自己,反正他毫無志向又不能接掌兵馬,是大哥替他做了囚徒。

蘇綽猜到弟弟心中所想,無奈地看着他:“你想什麼呢,這一切都算計好的,有你沒你都一樣。”

自古以來,國家太平無戰事,則功高者臨危。既然做君王的質子能保家人相安無恙,有何不可。

蘇克:“可大哥你胸中抱負......”

蘇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的笑容真切,他走至窗邊,望着外面那棵已經燦黃樹葉的梧桐,輕輕笑着:“困在這一屋天地,我雖有遺憾,但更多是從容。抱負,是在山河破碎時願為國家抛頭顱的雄心,在百姓安居樂業後又能潛心安宅的澹然。我披甲奮戰為的是家國,是黎民,而不是功名。”

這番話屬實令蘇克内心震動,自己永遠也不可能達到兄長的境界,事實證明,兩位兄長是國之棟梁,而他隻适合做個庸碌的二世祖。

因為這個二世祖的出現,沈令姜頭一回對朔北蘇家生出幾分好奇心,忍不住開口:“蘇家那個小兒子,以前從未聽過。”

她不太明白,“蘇綽已經是蘇家舍出來的代價,何必再遮遮掩掩一個小兒子?還有,蘇家其他人無诏不得入京,蘇克進城到現在,陛下至今都未追究。”

劉膽說:“蘇克出生時體弱多病,蘇家上下常年帶他四處尋醫,這些陛下都知道,當初以為他活不過十歲,後來不見軍中有他身影,便沒人去在意。至于入京,他一個無權無職的人,陛下看在鎮北侯的面上,不去計較。”

“聽起來,陛下還是很信任鎮北侯。”這句話有些好笑,她說完忍不住笑了笑,如今朝野上下誰不知道,在外的兵權裡,皇上最忌憚的就是朔北。

想到這裡,她另外又好奇,同樣手握重兵,朔北有十五萬兵馬,西境有十七萬,怎麼皇帝單隻忌憚朔北,對西境全然放心?

朝堂的事,劉膽對女兒向來沒有保留,事無巨細與她分析:“西境主将乃嫡系出身,朔北不是。”

“嫡系?”

劉膽冷笑一聲,笑容裡透着對嫡庶分别的鄙夷,“百官有内閣世家紛争,君臣也有嫡庶親疏。我朝皇室宗親乃河原世族出身,建國之初,疆域隻有河原四州與南境三州,聖祖皇帝懷柔拉攏邊疆各地富紳世族後,大盛版圖才延伸至如今的十三州。”

“天下大統,盛都的世家門閥自诩‘嫡系’,蘇氏一門祖籍朔北燕州,則是‘旁系’。先帝跟聖祖朝期間,西、北兩境世家的将領有封賞皆無重用,再大的軍功最高軍階也隻到參将。”

“原來如此。”還有這樣的規定,她着實有些驚訝。

沈令姜曾看過記載大盛朝曆代權臣、武将的史書,對鎮北候的事迹有過一些了解,從前僅看做書上寫的人物,沒什麼感覺。

現在卻覺得字字句句都侵染血水,再大的軍功也隻能做到參将,而蘇察卻榮封一等侯手握十五萬軍馬,可想而知拼殺出“鎮北侯”這個爵位的血路是多麼艱難。

建隆六年,契鞑六部聯合率軍侵盛,大盛最先派出禦敵的統帥皆是皇帝的親軍将領,然而首戰慘敗,六路統帥最終戰死三人,重傷一人,大盛兵馬死傷過半。

僅兩年時間,朔北三州全境陷落,西境邊塞也損失一州地。

戎敵來勢兇猛,多面夾擊直逼盛都城,當時在位的皇帝乃盛國第四任君王,也正是如今的宣帝殷崇焱。

宣帝急得胸中燒火,廣納軍士将領。蘇察彼時在西境平西侯帳下,他打仗勇武無敵,曾從敵軍刀口救下平西侯湯廣和湯擎父子,又斬殺了倫鷹部首領的頭顱。

建隆九年,蘇察協佐世子湯擎奪回被侵占的博州五城,此役是開戰以來大盛打下的第一場全勝戰。鼓舞士兵,重新燃起将士們的鬥志,也給邊境州地的百姓打入一劑強心藥。

緊接着又在盛都淪陷之際,蘇察率軍突圍救駕,宣帝當即晉封其為遼邊伯。

建隆十年,朔北三州、西境二州又再次全境陷落,河原兖州失守。

大盛建國近百年,在那一刻面臨着國破的危機。

蘇察攜年僅十四歲的長子蘇綽在兖州抗敵,再一次阻擋了契鞑大軍南下,僅半年的時間将契鞑擊退至朔北。

此一戰成就大盛戰神,蘇察在盛朝百姓心中威望大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