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很快就修好了,其實不過是一根弦,還是把念華吓得不輕。故國忽逢戰亂,我和幾個友人組織了海外華人,為東北的戰事捐獻物資。也隻能出這點綿薄之力了。記憶中,華國從未太平過,不是這邊的農民反了,就是那邊的洋人又殺進來了。當年逃難似的躲來了法國,雖然用什麼讀書救國來粉飾,終究抵不過懦弱二字。
念華還小,想着萬不該讓她這麼早就承受這些。聽說她考取了巴黎大學,又選擇了東方學,這讓我十分高興。或許是想散散心,我帶她來波爾多的酒莊,度過法國的酷暑。
我其實是很不喜豔陽的,我認為它酷熱,會引人發汗,灼傷皮膚。可惜,念華卻喜歡。每年夏天,她都學着法國姑娘一般,把自己曬成小麥色,曬得臉頰都紅撲撲的,洗臉的時候都直喊疼。我都不忍心提醒她,她和她的那些法國同學不一樣,她是黃種人,皮膚更脆弱,曬不得的。
這個酒莊是在她9歲的時候購入的,如今她已經19歲了,在我手下已經十年。除去日常的巡視打理,我并沒有來過幾次,隻是每年固定地收到寄去羅莎蒙德的上好葡萄酒。當時簽訂購買合同時,還與肖毅打趣,說要留給念華當嫁妝。
莊園很大,入口種了一大叢玫瑰藤。主堡周圍,圍繞着一大圈葡萄園,盡情吸取着陽光和雨露。建築是标準的南法風格,牆上還有上一任主人留下的油畫,記錄着南法的田園風光。念華來到這裡的第一天,就興奮地繞着整個莊園轉了一圈,最後在酒窖裡迷了路,晚餐時間都沒出來。我和管家、女仆們隻能一起去找她。最後是我在橡木桶後面找到了縮成一團的她。酒窖裡陰冷漆黑,她倒是跑累了直接睡着了。我隻能慢慢抱起她,把她放到三樓的寝室床上,等她睡醒,再一起吃晚餐。
我總是不忍心把她叫醒,哪怕明知她在裝睡。
所以我剛走,她就醒了,連忙沖到飯廳,還沒等我反應過來,一塊公爵夫人土豆就進了她的嘴。很多年了,其實我還不是太習慣法餐。我在羅莎蒙德聘請了一位中國來的廚師,專門烹饪我的家鄉菜。她卻像個純種的法國人一樣,鐘愛法餐,連筷子都使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