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陽,一個在w市經營着一個密室逃生俱樂部的男人。
三十出頭的人卻對推理解謎以及恐怖靈異故事趨之若鹜。
在他的初中那個小說剛剛流行的年代,他的同學全都沉迷租書店各類武俠和各種盜印的縮印本小白文的時候,他在書攤抱着各種推理小說和印着詭谲滲人圖案的恐怖靈異小說看的如饑似渴。
沒有太多零花錢的他,都會省下自己的早餐錢,存來買租書店少有的恐怖故事和在各種雜志月刊上連載的推理小說。
有時候囊中羞澀又饞得慌的他,也不介意去收破爛的地方找一找有沒有幾塊錢可以論斤買的舊書裡的故事會。
故事會裡那些荒誕不經的故事李朝陽也能看的津津有味的。
恐怖與推理小說裡帶給他的那種壓迫感會讓李朝陽精神緊繃,推理小說最終結案時瞬間柳暗花明的暢快感,和恐怖故事最後結局時越回味越細思恐極的汗毛倒豎的恐懼。
看多了一些推理小說後,李朝陽也會試着自己根據書中的蛛絲馬迹進行推理,如果在後面的劇情或者連載裡,兇手的身份或者犯案方式确實如他所想的那樣的話,足以淹沒他的巨大成就感是被父母誇獎或得滿分都比不了的。
最初這些的感受那樣的吸引着李朝陽,但是慢慢的,這些已經沒有最開始時那樣,能對他的感官造成巨大的沖擊了。
換句話說,李朝陽已經了解到了一些故事裡的“套路”。
很多挖坑不夠深,或者作案手法比較大衆的推理小說,他慢慢已經到了可以根據經驗随意猜出兇手的程度。
最後失望的李朝陽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了靈異故事,雖然看多了也會覺得哪哪都是既視感,但是靈異畢竟是一種三分靠渲染七分靠想象的故事類型......
而其他優點沒有,想象力足夠豐富的李朝陽,可以輕輕松松調動自己的情緒,把自己吓個半死。
這種生活一直到某一天,不怎麼合群,很少和同學出去玩的李朝陽第一次被同學拉到鬼屋為止。
而那個時候的李朝陽,已經是個初三生了。
鬼屋徹底打開了李朝陽新世界的大門!他從那一天起明白了有些感覺不隻是隻有小說可以帶給他!
他開始積極和同學交流這方面的資訊,第一次知道電影原來不是隻有以前學校會放的那些故事片,在那個靈異電影還能出現鬼的年代,第一次接受大熒屏視覺沖擊的他,散場時因為恐懼與激動整個後背都是汗濕的......
他甚至還在同學家裡玩到了盜版的暗黑破壞神!第一次看見這種邪典詭異的美術風格,了解到還有遊戲這種可以完全沉浸兼顧恐怖和熱血有些還有解謎元素的玩意兒——
被徹底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李朝陽就此從一個徹頭徹尾的書蟲進化成了一個——兼顧遊戲宅屬性的徹頭徹尾的書蟲!
這種一聽就找不到女朋友活該單身的物種。
繼續沉迷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裡的李朝陽,慢慢的長大了,漸漸接觸到了更多新鮮的事物,他除了小說與遊戲,也接觸到了三國殺狼人殺跑團這些東西。閑暇時來上幾盤簡直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