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農家小娘子的奮鬥日常 > 第38章 桂花蜜醬

第38章 桂花蜜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原來這人是鎮上宋府的管家,再過十日便是宋府老太太的生辰,今年是老太太的六十大壽,想要大辦一場,老太太又喜吃蟹,但螃蟹寒涼,不宜多食,宋家老爺聽說這盧記食堂能做出鮮如螃蟹的賽螃蟹,便使管事來看一看,若真有本事,便請到府中試菜。

宋老爺自是聽宋家少爺宋連玉說的,如今盧記開了店鋪,不再是路邊攤子,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盧曉曉一口答應了,宋府是城關鎮上一等一的大戶,若是能在宋府老太太的六十大壽上做上一道菜,她這盧記食坊的可就不一樣了。

宋家管事來找盧曉曉試的自然不是整桌席面,隻是其中的一道螃蟹,老太太不能吃蟹,旁人還是要吃的。

平日裡宋府大宴都是請了醉香樓的大師傅來做清蒸大螃蟹,這可是醉香樓一絕,蟹肉鮮嫩香甜,蟹黃蟹膏綿密醇厚。可再好吃的菜,也有吃膩的時候。

宋家管事與盧曉曉定好三日後巳時到宋府試菜。

午食賣的菜品裡紅燒肉是提前做好的,炙鴨盧二娘子能看火候,酸菜魚盧春芬是會做的,涼皮的料汁能提前調好,隻要盧二郎學會片鴨,盧記食坊的生意便不會被耽誤了。

定好了日子,宋管事又讓人把消息送給醉香樓的大師傅,請他那日來點評下。

醉香樓是鎮上最好的酒樓,大師傅姓李,是家裡祖傳的手藝,聽說宋家有意讓個街邊小鋪的廚娘做的賽螃蟹替換了他做的清蒸大螃蟹,好不生氣。

“什麼賽螃蟹,我看就是雕蟲小技,一個小丫頭片子,我做過的螃蟹比她吃過的飯都多,就敢在這班門弄斧,三日後,我定要叫她知道什麼是天高地厚!”

“師父,我去打聽了下,好些吃過的人都說味道賽過螃蟹,這魚肉和雞蛋真能炒出螃蟹的味道嗎?”

“笑話,不過是些沒吃過螃蟹,沒見過世面的鄉下人傳出來的。”

說到這,李師傅想了想,又囑咐了徒弟幾句,隻等三日後看盧曉曉的洋相。

盧曉曉還不知有人正虎視眈眈地準備在三日後的試菜中給她點厲害瞧瞧。她正在指點盧二郎練刀工呢!

過了晚食,盧記食坊的客人少了,盧曉曉便開始教盧二郎刀工。先是教握刀姿勢,再說刀工技巧,然後又一一展示直切、推切、跳切、推拉切、滾刀切等各式刀法。

等盧二郎熟悉了握刀姿勢,便正式教其片鴨,白日裡盧曉曉片鴨的時候,已讓盧二郎看了不少。

晚上自家吃的烤鴨,便叫盧二郎上手試試了。先将鴨頭割下,左手把住鴨身,使其斜立于案闆,鴨脯朝上,在鴨脯前胸突出部分斜片出刀口,然後左右胸交替片出鴨肉,片至鎖骨處,将其切開向前掀起,再順序片下鴨翅膀肉和鴨腿肉,直至将一整隻烤鴨片出一百零八片的鴨肉。

盧二郎第一次片鴨,最初時方向和手感掌握不好,片出的鴨肉片薄厚不均,鴨肉有多有少,等到了最後卻初具模樣了。

宋府試菜,要提前想好做什麼菜,一說大閘蟹,立刻想到的便是清蒸大閘蟹,可這是宋府常吃的,盧曉曉不覺得自己的手藝能勝過醉香樓,那便唯有靠新取勝了。

盧曉曉先是請教了江大爺螃蟹常見的做法,又通過宋家小哥向宋三少爺打探吃過的螃蟹。宋人喜吃蟹,常見的螃蟹做法有清蒸、糟制、生腌、鹽漬、油焖。

宋朝人追求文雅,螃蟹講究文吃,以蟹八件為工具,将蟹肉蟹膏蟹黃取出後,再用匙羹送入口中,讓蟹肉的鮮美和蟹黃蟹膏的醇美在口中交織迸發。

想到這,盧曉曉想到了一種極其文雅的吃法,提前備好了要用的輔材,隻等試菜那日的到來。

到了二十這日,盧曉曉挎着準備好的食材,早早地到了宋府的側門,跟守門的婆子說是盧記食坊來試菜的,不一會兒便來了個小厮,七拐八繞地将盧曉曉領到了廚房。

這廚房看着不大,應該不是府裡的大廚房,元管事和一名圓頭大耳的中年人正在裡頭等着。

盧曉曉與兩人見過禮,元管事沒說什麼,隻讓盧曉曉等着。不一會兒,小厮領進來了兩個中年人和一個婆子。

元管事這才開口介紹各人的身份。

元管事站在一處的中年人正是醉香樓的李師傅,負責大壽那日的席面,席上的螃蟹做法是要經過他同意的。

小厮領進來的三人,一人是清風樓的何師傅,另一人是聚賢樓的張師傅,這兩家都是鎮上頗具名氣的酒樓,婆子則是糟貨鋪的方婆子。

元管事最後才介紹盧曉曉是盧記食坊的廚娘,幾人應是沒聽過盧記食坊,又見盧曉曉年歲小,不免多看了兩眼,眼神中充滿了不屑。

介紹完來的人,元管事便宣布幾人可以選蟹做吃食了,何、張兩位師傅借着自己身高體胖的體型優勢,直接搶在了前面,盧曉曉隻得等他們選完再選。

醉香樓的李師傅看到這一幕,微不可查的笑了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