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肆位于蘭桂街上。
蘭桂街是一條書香氣息十分濃厚的街。這條街上一半是私塾,一半是賣筆墨紙硯和書籍的。
書肆掌櫃早早立在門口等候,一見甄府的馬車便立即起身相迎。
雲嬌杏霍啟等人連忙下車,立在馬車旁。霍啟則迅速擺好凳子給甄費掀簾子,甄費這才出來,下車站穩以後再朝裡面伸手,從裡面抱出一個笑嘻嘻的粉雕玉琢的小丫頭,然後轉手遞給了雲嬌杏。這種場合他不适合一直抱着英蓮。
這樣大的排頭,不多時周圍便聚攏了許多圍觀群衆。
雲嬌杏許久沒有見着這樣人擠人的場面了,一時竟有些懷念起現代來。英蓮不常出門,這種場面還是第一次見。小孩子家家的,她也不怯場,眼珠滴溜溜地看個不停。甄費則是眉眼含笑地撚撚胡須,叫人看不出太多情緒。身為舉人,不管雲嬌杏内心如何吐槽甄費不暗俗務,但是這氣度這看上去的風骨還是很能唬人的。
掌櫃的急忙上前,恭迎甄費,甄費擺擺手,示意進去說話。雲嬌杏這才有時間打量這個掌櫃,卻不是前院的李管事。雲嬌杏了然,大約甄費也知道李管事的事情了。隻是現在帳還沒完全理清楚,大家心照不宣地隐而不發罷了。
書肆大緻分為櫃台(收費付費和賣書的地方)、琅琊閣(主要書籍存放的地方,此處書籍一般不出售),明義廳(讀書人的讨論區,有茶水有償供應)和主人的休息廳。書肆後面便是印刷室,再往後便是掌櫃的和印刷匠人們的住所。
掌櫃見有英蓮,便吩咐書博士将雲嬌杏引到休息廳,那裡已經有人在品茶聊天了。
隻見四把太師椅上依次坐着四個大家,各個笑容可掬,一個高胖,一個矮胖,一個高瘦,一個矮瘦。
雲嬌杏見狀納罕:好全的身高,就差中等的了。
四人見來了人,忙起身,“這便是雲大家了。”
雲嬌杏受寵若驚,忙放下英蓮,沖四位深深一鞠躬,誠惶誠恐道:“不敢稱大家,小子不過是能說幾個故事罷了,比不得四位,在四位大家面前小子是萬萬不敢稱大家的。諸位就别笑話小子了。”
這莫名來的吹捧,雲嬌杏是一點也不敢接的。
果然那四位見雲嬌杏這幅模樣也不再提什麼大家的事情,那高胖的一一給雲嬌杏介紹過四人後,雲嬌杏便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紹,說辭是甄費給的,自稱雲星,是甄費的小厮,略識得幾個字,能說故事。
相互介紹完,大家便開始進行創作,先是雲嬌杏将故事說一遍,四位大家修改成适合自己演繹的版本,并相互修改填詞。雲嬌杏在一旁覺得十分有趣,她是第一次接觸評書、說相聲這種古老藝術創作的場面。新鮮之餘,雲嬌杏也不忘記記錄。
英蓮就十分無聊了,創作的過程對于孩子來說是枯燥而乏味的。她一會兒東瞧瞧西看看,一會兒掰掰手指,忽然開始懷疑起自己鬧着要出來的意義了。即便如此,英蓮聰慧,堪稱過耳不忘,大人們說的話她也挑着一些有趣的記下了。
就在這時,書肆門口開始燃放鞭炮,底下一片嘈雜的聲音。五人不由停下了創作,英蓮掙紮着往雲星身上爬,雲星很自然地抱起了好奇的英蓮推開窗戶看去,原來今日開張的吉時已到,外面受甄費邀請的賓客以及慕名而來的學子們已經在門口捧場了。雲嬌杏看的時候已經是掌櫃的說完歡迎緻辭,恭迎大家進店了。
隻見甄費在門口一一與門口穿着或寶藍、或藏青、或深灰、或月白的直裰的文人們叙禮,再請人進門。
看着這種人們或認識或不認識卻口稱“朋友”“小友”“久仰”“恭賀”什麼的,樓上的兩個女孩子都覺得十分新鮮。
不過看了一會兒就覺得膩味了,正打算放下支架的時候,遠遠地看見四個人擡着轎子搖搖地過來了。
這是誰?雲嬌杏不禁納罕。
不多時轎子便停在樓下,門口有人唱名:“邵知府到!”
四位大家一齊贊歎,為首的高胖的歎道:“到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往日裡哪裡能見到老父母一面?今日倒是托了你們爺的福了。”
這話卻是對雲嬌杏說的,隻是這話雲嬌杏不知道怎麼接,隻好笑笑,“我也是第一次見到老父母呢。四位大家可乏了?我去叫人續茶,再弄點點心過來?”
四位大家便抛下了原先的那些說不清的心思,點頭,也好。
英蓮一聽雲嬌杏要走,忙牽着雲嬌杏的手,她可不敢一個人和陌生人一起待着。
雲嬌杏安撫地輕拍英蓮的手,沒說什麼,對四位大家說道:“諸位繼續,我去去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