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嬷嬷見此歎了口氣,“您是主子,整個後院您說了算。知柏尚未釀成大錯,如此倒也說得過去,隻是格格可曾想過,為何他一個才當差沒多久的小内侍,就敢如此行事?”
張請冬懵懵懂懂,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齊嬷嬷見此直截了當道:“咱們這後罩房,規矩實在太松懈了點,就好比今早,我觀格格昨晚沒休息好想再睡一覺,結果荷香粗心馬虎,之前被子拿出去曬收得晚了,導緻下雨沾上濕氣用不了,格格竟然遷就她硬挺着,一下午打了好幾個哈氣,您這樣不是把人都慣壞了!”
“被嬷嬷看出來了,我還以為掩飾得挺好呢。”張請冬打了個哈哈,心中無奈。
她其實不覺得自己有多善良,隻不過對于“主子”這個身份,始終适應不了。原因很簡單,如果完全适應封建社會這一套,理所應當的成為荷香他們的主子,那麼也要接受自己頭上有太子皇帝這些個“主子”。
而張請冬即使表面再慫,内心還是覺得自己是個獨立的人。
所以,一直以來她都在說服自己,把院裡的當成員工來對待。
事實證明,張請冬也不是個合格的老闆。她性格溫吞,腦子也不夠聰明機靈。總是在避免沖突,避免尴尬,避免絕對,如果遇到事情,比起指揮别人,甯願自己累一點把該做的完成。假如放到現代,她才是适合被領導的那一個。
相處了這麼久,齊嬷嬷也大緻能摸清對方的性格,于是語重心長道:“老奴知道格格心善,也明白哪怕是奴才,被教訓了也會不高興,但大家已經在宮裡了,即使不高興也知道自己不對。你放任不管,不是幫他們,反而是害了他們。”
張請冬是個聽勸的,齊嬷嬷都把話掰碎了講給她聽,自己再不接受就有些好賴不分了。
兩人商量一番後,決定先細分一下後罩房的工作内容。
一共四位幹活的,宮女倒是還好說,有齊嬷嬷帶着,很難出差錯。知松知柏兩人,知松年紀大比較有主意,往後去外面辦事傳話都由他負責,知柏手腳勤快性格溫和,更多地負責院内。而張請冬本人也盡量做到賞罰分明,在簡單地給衆人開了個會,将權責交代後,整個後罩房煥然一新。
就在張請冬整為自己院裡人發愁時,胤礽同樣陷入苦惱。
康熙走的時候,交代他多照顧四格格姬蘭。對于這位妹妹,他接觸不多,隻知道是個性格堅毅的,聽聞騎射功夫非常好,兄弟們小時候常拿她打趣弓馬比較差的老四。
倘若汗阿瑪這次順利拿下噶爾丹,那麼送到漠北和親的姬蘭相當于大清在草原上的一雙眼睛,幫助朝廷監視着蒙古的一舉一動,所以她去的話,胤礽是放心的。康熙的意思也很明顯,讓太子與妹妹培養感情,然後順利接手朝政。隻不過他忽略了一點,那便是胤礽根本接觸不到四公主。
姬蘭養在後宮,胤礽沒辦法碰面,而他又沒有太子妃,總不能冒然讓小老婆去找妹妹,于是事情就僵在這裡。
不過嘛,他終究是在人心詭谲的皇宮裡活了二十多年,很快便想到突破口。
如今的紫禁城,身份尊貴并非隻有自己,甯壽宮的仁憲皇太後也還在呢。
這位老太太雖然漢語都說不利索,但在後位空懸的情況下,卻是實打實的後宮之主,她雖非康熙的生母,但康熙卻非常尊敬她。尤其是十年前孝莊太皇太後駕崩,母子倆恸哭不止,竟有了些相依為命的感覺。
康熙禦駕親征,太後天天念叨,胤礽作為嫡親孫子,便提出由太後主持,挑選部分後宮去暢春園為前線将士們祈福,順便做些針線衣物送過去,汗阿瑪絕對高興。
暢春園乃康熙二十六年修建的皇家園林,離紫禁城不遠,環境清幽,有許多供奉的佛堂,去的話也不算興師動衆。老太太隻猶豫了下便點頭答應了。
至于随行人員,高位妃子自然是不能随意出宮的,除了太後特别喜歡的幾個,剩下的都由胤礽決定。
于是打從穿越,張請冬頭一次正大光明地邁出了毓慶宮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