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五這天,皇城外圍了很多人,他們都是聽說了殿試結束立即封官一事,前來看個熱鬧的,良景帝并未阻止,隻是派出羽軍維持秩序。
春闱舞弊本就是一場鬧劇,若此時良景帝再阻止百姓于城外“旁聽”殿試,那季雲栖上書要求擴大春闱入圍規模,大殿封官的苦心也就白費了。
…………………………………………
皇宮内,入圍的三百多名考生在幾名内侍的帶領下,分六批進入了啟辰殿。
為防止舞弊一事再次發生,此次入殿的名次打亂,并未按照皇榜上的順序進行。
林南一被分在了第三批。
殿試進行的比想象中要快很多,午時前,一位看上去很和善的内侍從遠處走來。
“第三批考生,輪到你們了,跟我走。”
林南一站起身,理了理衣服,跟在隊伍後面往前走。
這不是她第一次入宮,但上次因着太子病重,來去匆匆,她并未仔細觀察。
現在看來,這大良皇城,的确威嚴。
啟辰殿上,良景帝已經有些乏了,試了百人有餘,良景帝隻覺得這些學子,有才不假,天真也不假,還需好好沉澱。
而站在大殿右側的千良,正對着殿門翹首以盼,等到熟悉的身影出現在視線裡,千良對着她笑彎了眉眼。
林南一一進門就看到了千良,她太過耀眼,想讓人不注意都很難。
第一次踏入啟辰殿的大門,林南一多少是有幾分緊張的,這份緊張在看到千良的那一刻,消失殆盡,于是,她也朝千良的方向露出了淺笑。
坐在上首的良景帝将兩人的動作盡收眼底,他早就聽說木士府住了一位姑娘,那時他便好奇究竟是什麼人,讓他的這位千史如此上心。
之後,他便叫人拿來了火士存檔的戶籍,看到了那位姑娘的戶籍,隻是一直不曾見過真人,現在看,剛剛那人應該就是那個林姑娘了。
聽說還得了春闱魁首,是個秀外慧中的佳人。
林南一不知道坐在龍椅上的良景帝思維這麼活躍,她打量着啟辰殿的一切——高懸的匾額,聳立的金柱,盤旋于各處的金龍……林南一隻從這些裝飾裡,便第一次清楚地感受到了,皇權。
…………………………………………
沒有多餘的開場白,殿試很快就開始了。
隻有一道題目,大良東部有一條河,遇大雨則泛濫,名為渾水河,有何治水之法?
是考題,也是大良面對的難題。
渾水河每年泛濫一次,周邊百姓遇洪水則逃難,一路上死傷無數,良景帝自繼位以來一直想要解決渾水河泛濫的問題,卻不得其法,把這個問題放到殿試上,一是為了考察考生,二也是想群策群力,尋找解決之法。
林南一看到考題,思考一番,便有了主意。
古代治水,多在“堵”字,她從後世來,自然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
一炷香燒完,答題結束。
内侍收齊試卷後,先将試卷交到監吏司司書李信以及副使趙遷、侍郎吳忠人的手上。
李信三人細細查看之後,将他們覺得不錯的答案挑選出來,再由内侍拿給良景帝。
三人時不時地交談幾句,當看到林南一的試卷時,三人不約而同地驚呼出聲。
李信急急忙忙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拿着試卷,向良景帝的方向跪了下去。
“聖上,此人之法可用!”
本來已經疲乏的良景帝也來了興緻,讓人将試卷拿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