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看了下托盤中的玉佩,正是上午被小乞兒順走的,“确實是我的玉佩,背面有一個王字,正是家族的姓氏。”
知縣拿起玉佩一看,果然有在雕刻牡丹王下有個王字。
王雲隻說了玉佩是自己的,并沒有說怎麼到了劉三兒手裡,但知縣、捕頭都明白了怎麼回事。
有标記的東西,一般是不會輕易賞給陌生人的,尤其是劉三兒這個髒兮兮的小孩兒。
那麼怎麼到了劉三兒手上,就很好猜了。
确認了玉佩的歸屬,這個案子就很好判了,通寶行掌櫃見财起意、打死劉三兒,被判秋後問斬,并賠償劉三兒生母劉楊氏五十兩銀子。
事情了結,王雲推了知縣的宴請,經過校場時,就聽到熟悉的慘叫聲,原來是高矮兩個官差被打闆子。
冒犯官員家眷,是要受笞刑的。
當然受完刑,職位也到頭了。
出了大門,王熙凰憋了一肚子的疑問終于問出口,“鳳姐姐,我不明白?你提都沒提那兩個人,他們就受懲罰了?”
王雲摸了下王熙凰的頭,剛要解釋,一位頭發花白、滿臉病容、憔悴不堪的女子跪在了王雲面前。
“多謝恩人還我兒清白!”
這個滿面愁苦的女子正是劉三兒的母親劉楊氏。
“夫人,快起來!”王雲伸手去拉劉楊氏。
“恩人,多謝您保全了我兒的名聲,都怨我,要不是我病重,三兒也不會走上歪路。”劉楊氏哭泣着解釋,想要證明劉三兒不是個壞人。
王雲不知道怎麼安慰,幹巴巴的說了幾句“節哀!”什麼的,就想離開,并不覺得劉三兒是個好人,有什麼能洗白的。
可周圍的人卻不這麼想,尤其是展鵬等護衛,眼中對劉三兒透着欣賞、以及可惜,覺得劉三兒情有可原,都是為母親治病,是個懂孝道的孩子。
劉楊氏看到衆人眼中的贊同,更加傷心的哭嚎,聽的讓人心酸,平兒等人都紅了眼眶。
王雲趕緊讓平兒将人拉起來,平兒用力,居然拉不起這個瘦弱的女子,還是加上了果兒才将人拽起來。
站起來的劉楊氏後悔的說着:“做人不能貪心,要是沒有玉佩,三兒也不會因此喪命。”
見王雲被攔住去路,趙松趕緊派兩個衙役将劉楊氏拉走,兩個衙役兇着一張臉,生硬的将劉楊氏拉開。
平兒對此憤憤不平,覺得兩個衙役沒一點同情心。
對此,趙松搖了搖頭,對王雲說:“夫人,這個劉楊氏可不簡單,身帶晦氣,您還是遠離些好。”
王雲雖然沒有多少同情心,但聽到這話仍覺得刺耳,劉楊氏都這麼慘了,還說她晦氣。
平兒暗暗的瞪了一眼趙松。
事情解決,衆人回了小院,以為這件事就這麼結束了。
就在衆人都快忘了這件事時,劉楊氏來了,帶着親手做的食物和瓜果來了。
劉楊氏說要感謝王雲為兒子作證,才能還了兒子的公道。
劉楊氏敲門,是平兒接待的,禀告了王雲,王雲忙着教安兒說話,就沒見。
平兒可憐劉楊氏,不僅送了自己的舊衣裳,還顧了個馬車送劉楊氏回家。
“平兒姑娘,一定要讓夫人嘗嘗。”劉楊氏再次強調。
“放心吧!”
平兒雖然嘴上答應了,但并沒有送到王雲面前,而是将它放在了廚房。這種外來的東西誰也不敢随便的端到主子面前,誰知道幹不幹淨。
平兒雖然同情劉楊氏,但還是堅守作為主子身邊大丫鬟的底線,将主子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小姐,這個劉楊氏還挺有心的,送來了自己做的餅,還有一筐不知名的果實。”
“還有你不認識的,真是奇了,拿兩個來,也讓我看看!”
平兒出去拿來了兩個果子,拳頭大小,上面有一簇簇小芽兒。定眼一瞧,笑了,這不就是自己找的土豆嘛?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看到發芽的土豆,想起還有劉楊氏送來的食物,趕緊讓平兒找出來,不要讓人吃了。
發了芽的土豆不能吃,有毒。
平兒去廚房,卻沒找到,一問被展鵬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