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尼科西亞城的老街上,晴空一碧如洗。冬日的暖陽下,一面又一面五彩的旗子懸挂在半空,在風中飄揚。
這是林糖心來到尼科西亞的第五天。
今年二十一歲的林糖心走進烤肉店,向褐色皮膚的服務生打招呼、點餐:“您好,來12份烤肉卷,加番茄醬。”
烤肉店裡,塞浦路斯本地人圍坐在一起,享受着陽光和美酒,一邊好奇地看着林糖心。在這個歐洲小國,東方面孔并不多見。
在等待食物的間隙裡,林糖心站到店外的陰影裡,拿出手機,打開流量。
一到這個陌生的歐洲小國,她就在機場辦了電話卡。給國内的家人、還有和她熟識的紀雪醫生發了信息報平安。
她收到父母的問候,還有紀雪醫生的郵件:
##
發件人:紀雪醫生(中國嶺南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糖心,
你畢業後,想來我們醫院精神科系工作的消息,我已收到了。
我看了你的CV,不知不覺間,你的經曆這麼豐富了。在英國不同的國民醫院精神科都實習過,還到紅十字會去支援難民了,連科室主任也說印象深刻。
嶺南醫院最近在推廣海外醫務人員進修項目,稍後開會,我也會告知夏遠嶺院長。
祝你支援難民一切順利。
紀雪醫生
##
看到這封郵件,林糖心會心一笑,身上洋溢起暖意。
不可否認,來到這裡做志願者是希望豐富她自己的實習經曆,從而增加未來她成為職業臨床心理師的就業機會。
她認為到紅十字會做志願者很有意義,但情緒上……仍然不安。
林糖心暗暗握緊了自己的衣袖,風揚起了她的頭發。
這時,手機屏忽然一亮。
微信上,表弟林俊城發來一條信息——
永遠三歲的小弟弟林俊城:姐,聽伯父說你在紅十字會做志願者,真了不起!聽說歐洲不太平,這麼多難民來到歐洲了。
少冰加糖:我也是為了積累臨床實習經驗。
永遠三歲的小弟弟林俊城:姐,我可以借你照片發個朋友圈嗎?我得說我姐“大愛無疆”!
少冰加糖:??不要啦……
***
林糖心獨自到英國讀本科有三年了。
她曾去法國、德國當背包客窮遊,但是眼下,位于歐洲最南端的島國塞浦路斯,對于林糖心而言,仍是個陌生的國家。
作為南歐島國塞浦路斯的首都,尼科西亞城有着炎熱的氣候,哪怕是冬天,氣候依然溫暖如春,鮮花依舊盛開,店家裡充斥着聖誕節的裝飾,海鮮餐館和烤肉店香味飄飛。
然而,不遠處,在地中海的另一端,在叙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戰鬥機把一顆顆炸彈扔在這座曾經如玫瑰一樣美麗的城市上,一朵朵巨大的蘑菇雲升起。
腳下的歐洲土地如此祥和,海的對岸卻如同煉獄。
林糖心時常有一種奇怪的割裂感,内心湧起悲憫的清愁。
在連接兩個國家的地中海上,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叙利亞難民渡海。海面上的難民船,載着一個又一個被戰争摧毀的家庭,漂向她所站立的這片“安全”的歐洲世界。仿佛世界的重量,都壓在了這一小片海洋上。
難民将被安頓在首都尼科西亞的難民營裡。他們将在這裡獲得人道主義援助,進入歐洲生活。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歐洲各地紅十字會醫務工作者的幫助。林糖心就是他們之中的其中一員。
***
這時,烤肉店裡的人喊了她一聲,打斷林糖心的遐思。
她點的12個烤肉卷很快就包好了,用一個大袋子裝起來,散發出讓人垂涎欲滴的香氣。
“這也太香了吧!”林糖心忍不住道。自從來到這裡,她還沒有好好享受過一頓飽飯。
“Miss,你來自哪裡?”深色肌膚的店員好奇地問。
林糖心剛剛過21歲生日,一副青春少女模樣。她身材高挑,五官秀美,黑色長發紮起了馬尾。
她簡單地穿着印有紅十字的白色長袖,和卡其色休閑褲。樸素的打扮,卻讓人覺得移不開眼,靈動宛如東方精靈。
“我來自中國。”林糖心用英語說,微笑。
店員看到林糖心身上的紅十字T恤,好奇:
“你是紅十字會的?之前我見過一些醫生在醫院給難民做手術,其中有個中國醫生。你也是醫生嗎?”
“我不是醫生,”林糖心搖頭,“我隻是在倉庫裡幫忙整理分發物資的志願者,很平凡的小人物。”
店員的臉上露出敬意:“不平凡,我們國家救援難民的人員短缺,你們從那麼遠的地方過來幫助難民……太有愛心了。”
林糖心輕輕道了謝:“難民也是人,看到别人遭受苦難,就希望能幫一點是一點。”
##
林糖心拿着烤肉,沿着邊境城牆走,就要趕回難民營帳篷。
這時,接到領隊的電話。
她的領隊是個以色列青年,名叫裡安,也是英國留學生,在紅十字會服務多年。
裡安:“阿心,你怎麼樣?你的護照辦得怎麼樣了?”
“還好,使館說沒問題,會幫我處理。”她回複道。
##
說到林糖心的護照,這是一樁意外。想起這件事,林糖心仍感覺到後怕。
他們志願者從英國過來塞浦路斯,在剛下飛機的第一天,緊急情況就出現了。
從機場開車到尼科西亞的路途上,他們就碰上靠近海灘的難民船。
十幾個叙利亞難民擠在藍色的小船上,遠渡地中海而來。
他們渾身濕透,有的人在發燒,有人血流不止。晚霞如燃燒一般,血混雜在藍色的小船下面的海水中。
像這樣承載着難民的藍色小船,還有很多很多,在地中海上,船隻密密麻麻。
新聞中看到的一幕在現實中上演,林糖心感到驚心動魄。
她從未如此感謝,她從小成長在一個和平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