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在猝不及防中就這麼過完了。
第二天江知照到班裡時,就見裡面一個個挎着一張臉,眼裡混沌,一副人生無望的模樣。
木子良難得比他早到教室,但一張臉也挎拉着,像是剛經曆了生活重重一擊,時不時還傳來幾聲歎息。
在木子良第N次歎息後,江知照忍不住用筆頭戳了戳他,“被數學還是物理打擊了?”
木子良幽怨的眼神望過來,語氣史無前例的悲傷:“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好好珍惜那九天的假期,絕不會因為學習而冷落它。”
後面兩個都笑了,“戲精,” 江知照評價:“跟假期纏綿和跟英語和睦相處注定隻能選一個,别糾結了,假期明年還在,英語沒了那就真沒了。”
木子良被說動,心裡稍稍好受一點,回頭看他們:“不是,你們就沒有什麼感覺嗎?”
“沒感覺。”謝秋難得主動回答,“國慶節都在學習,跟平時沒區别。”
江知照也跟着點頭:“要說不同,那就是我已經把數學和物理第一輪複習完了。”
木子良長歎一聲:“我就知道,我後面這兩玩意兒就是學習的牲口。這可是今年的最後一個長假,寒假我們是沒指望了,隻求能讓我們回去過個春節。”
江知照敲了敲桌面:“别亂想了,我打聽了,你還是能回去來個過年七天樂,我們學校沒這麼變态。”
木子良臉色終于緩過來,又燃起了希望:“為了能回去過個好年,我要繼續奮鬥。” 轉過身湧入讀書大軍。
不過班裡氛圍也隻低沉了半天,下午衆人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完美奉行什麼叫‘隻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平時下課走廊上還有幾個人說笑,現在下了課班裡竟然沒一個人出去的,都像被釘死在桌位上。
饒是江知照早就經曆過一次高考也被這陣仗吓到,咋的,一個個不要命了?
下午最後一節課是數學,涼班剛踏進也被班裡的氛圍吓了一跳,說話聲都比平時輕了些:
“咋了?浪子回頭突然醒悟不能再像之前玩兒了啊?一個賽一個的卷。”
班長擡起頭:“涼班你就别戲谑我們了。”
“行了,”涼秋華雖然欣慰班裡這群逆子終于醒悟了,但還是說:“你們再用功也要注意方法,平時也多出去走走,别把自己憋壞了。”
“知道了。” 班裡稀稀拉拉響起幾聲。
“上課前我先說個事,” 涼秋華把書立在講台上,用手壓着說:“周三下午學校會組織大家去光華大學參觀,到時會有學長學姐和招考的老師陪同,有想考光華大學的記得多問問,别一個個悶着不出聲。”
班裡衆人苦笑一聲。光華大學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學校,分數線高得望塵莫及,那是他們不想問嗎?
涼秋華就說了這一件事便開始上課。
淮城兩大頂尖學校,一個光華大學,一個明德中學,兩個學校也時常有合作,明德的學生去光華大學遊學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隻不過以往都是高一年級,旨在讓學生有個追求名校的目标。
而今年竟然破天荒地換成了高三。
一下課,衆人便圍在一起讨論:
“今年去參觀的怎麼換成了高三?是不是跟光華大學今年保送選拔營改了規則有關啊?”
“我上次去還是高一,當時什麼都不懂,連學校長什麼樣子都沒記住。”
“那周三下午我們是不是可以不用上課了?”
……
江知照接完水回座位,就見木子良已經趴在他桌上等着了。
“知照你不是想要考光華大學嘛,等去參觀的時候多去找幾個學長問問,” 說完又覺得不對:“不過以你的成績應該可以走保送賽道,不需要跟我等凡人一起競争。”
江知照将水放到桌面上,臉上沒什麼激動的神情,“到時再看吧。”
班裡熱鬧的氛圍一直持續到了周三。
中午吃過飯,涼班将所有學生召集在教室裡。
涼秋華拿着一個小冊子:“我先給大家講一下注意事項……”
随後大家就在座位上休息,等待學校的通知。
十分鐘過後,教室外面響起了大巴車的聲音。他們教室靠近路面,窗邊的幾個同學聽得尤為清楚。
“來了來了。” 靠近路邊窗的幾個早就把頭伸了出去。其他人見狀也紛紛跑到窗邊。
涼秋華出去接了個電話,回來拍拍講台:“淡定,看你們一個個猴急的樣,” 她指着班長:“宋奇,你帶頭按照數列排隊下去,剩下的人坐回自己位置上,不要到處亂走。”
宋奇招呼着第一列的人跟他下去。
他們班剛好能坐一個大巴,江知照恰好和謝秋坐在了一起。
木子良在他們前面,搓着手:“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去光華大學。”
一回頭發現後面兩個淡定得不能再淡定了,不甘地拍拍靠椅:“你們兩個也顯得過于淡定了。”
江知照掀起眼皮,敷衍回應:“哦。”
謝秋也有樣學樣:“嗯。”
木子良:“……”
明德和光華分列城市兩邊,他們要穿過整個淮城市中心。。
大巴車開了一個多小時,在衆人昏昏欲睡時終于停下。
一群人齊齊從車窗望出去,外面是光華大學的校門,宏偉磅礴,九輛大巴從頭到尾堪堪能橫過大門,裡外進出的學生褪去了高中的稚嫩,穿着得體漂亮的衣服,顯現出大學生的活力。
看得班裡女生們非常羨慕。
“等我高考完了,我也要去燙頭發。” 學委說。
“高考完了終于不用再日複一日地穿同樣的校服了……”
涼秋華率先下車,朝他們招手:“大家排隊依次下來。”
衆人依着順序下了車。
校門口已經站了幾位光華大學的老師和學長學姐,每個學長學姐帶一個班級進校園,一邊走一邊給他們講解。
明德中學的占地在一衆中學裡已經是非常大的了,但在光華面前,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哇——原來大學這麼大嗎?” 木子良看得怔愣,發出感慨。
陪同他們的是一位大二的學長,見他們震驚的表情,笑着解釋:“每個大學多則上萬人,少則幾千人,等你們以後上大學了,還會碰到比光華更大的校園。”
比起班裡那些被震驚的同學,江知照則顯得淡定許多。
他之前讀的大學也是全國數一數二大的學校,但校園大了也不好,他上課經常得從這頭跑到那頭,每天趕課就得騎自行車,大學四年,他就已經換了三輛自行車,無一例外全是被騎壞的。
學長先帶他們參觀了部分教學樓,然後就去了大禮堂。
等到全年級所有人都到齊了,先是招生處的老師對學校做了個整體介紹,以及每年的招生情況,終點重點介紹了今年光華改革的保送營。
“今年我們學校的保送營采用了新的模式,更加注重大家的平時成績……”
江知照之前上網了解了一下,發現光華的保送營是所有高校中最難的,厮殺極其激烈,每年入營的都是各地數一數二的尖子生,上百個人中入選的一個手指頭都數得過來,哪怕是明德,最終如入選的也就一個,甚至偶爾還會出現一個都沒選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