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擁有可以随意進出任何一家的鑰匙,卻不是求财……
“啊……”
姜茳立刻捂住。
“沒爆出來過的案子,不代表沒發生過,隻是某些東西難以啟齒,更何況是這樣的山村裡,所以損失的并不是能看得見的東西,或者說,是可以說出來的東西。”
再結合李鎖匠萬年老光棍的形象……
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他……他好變态啊。”
金宇很是嫌棄。
同為男性他是真的不理解這麼變态的行為。
“許家夫妻被發現屍體的那天早上,李鎖匠正在附近偷盜,他腳上自然會沾上梧桐葉了,畢竟要鬼鬼祟祟的藏起來,趁人不備偷。”
而這,就是某人掌控他出現在必要地點的手段。
“你應該早就發現了李鎖匠的這個癖好,所以你利用了他,你知道他每天的行動路線,許家夫妻被發現屍體那天早上,他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癖好才出現的。”
這就解釋了他為什麼在附近,腳上還沾了梧桐葉的原因。
“而林河刺激他,說要搜查他家裡,他當然慌亂了,畢竟他偷盜的東西都在家裡,不能讓全村人知道,畢竟做了是一回事,面子是另一回事。”
所以當時李鎖匠才會慌亂,到了晚上就跑去埋起來。
“因此他和許家和喬家吵架的原因就找到了,這才是兩家吵架的真正原因,但因為原因實在難以宣之于口,所以所有人都選擇了隐瞞。”
這就讓本來就不知情的林河産生了誤會。
就讓他明明被冤枉,又不能說是什麼,隻能喊着,那東西不是他的。
“你就是利用了這個信息差,成功誤導了所有人,認為他當時在埋兇器。”
真的是很大膽的手法。
若過程中,李鎖匠承認了自己偷盜行為,再加上村長的證詞,那他就不會被認定為兇手。
但李鎖匠沒有承認,甚至村長都沒有說這件事。
是運氣……
還真的是因為未清宴把這些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呢?
“而那天村長之所以幫他做假證,不是因為他掌握了村長什麼罪證,用來要挾,而是因為村長知道他出現在附近的原因。”
正因為知道,才能确定他不可能行兇,所以做個假證沒什麼,反正他不是兇手。
“第一案裡,村長也說自己一直看着李鎖匠,林河認為是假證,現在來看,也确實是假證,他當時不在現場不是為了去殺人,而是為了去偷盜,所以村長才幫他掩護。”
村長是做了假證,但那是他明确知道他去做了什麼,幫他遮羞而已。
“等等!”
姜茳立刻舉手。
“師傅,如果村長隻是幫李鎖匠遮掩他難以啟口的癖好才做的假證,那王建國為什麼要殺死李鎖匠?或者他為什麼要去找李鎖匠,和他打起來?”
都是一家人,又不存在威脅了,那為啥還發生沖突呢?
“我說了,信息差。”
真相就是這麼簡單。
“李鎖匠這個癖好除了受害者外,隻有村長知道,連兒子王建國都不知道。”
所以未清宴就利用了這一點。
“就像她利用林河一樣,她也可以利用王建國對信息差的誤解,讓王建國以為自己父親幫忙,是因為受了要挾,被迫的,所以才主動去警告。”
或者……
“我說明白一點,就是……他以為是因為自己殺人的事導緻了李鎖匠抓住了村長的把柄,威脅到了他自己,所以他才選擇去找李鎖匠問個明白。”
又是抓住了别人的心理。
“你在這個過程裡,一定向王建國暗示過不少次吧,才讓他按照你想的去行動。”
一定是一次又一次的加深,讓王建國在心理樹立了一個不存在的敵人。
“如果王建國殺死了李鎖匠,那固然好,如果沒殺死,那你也能成功陷害他。”
很厲害啊。
用小魚勾大魚,再用大魚勾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