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茵一開始做的都是小東西,她反正現在時間多得很,天又冷,不好出門,也沒有KPI壓力,盡可以多折騰一些,她親手做的東西,無非就是自己用,賞給娘家人,最重要的是孝敬上頭,太後皇帝皇後,回頭年禮裡頭都可以放一些。想着太後如今還在景仁宮搞了個佛堂,蘇茵還琢磨着以後要不要繡點佛經什麼的,好好存着,也好拿來送禮。
當然這是以後的事情,如今送禮這種事情,她也得先看着長春宮永壽宮那邊,可不能玩什麼标新立異,叫那兩位覺得自己别有用心,還是先随大流比較好。
蘇茵這邊勉強算得上是歲月靜好,但是永壽宮那邊卻差不多是引起了衆怒。
連着太後私底下都跟乾隆說要雨露均沾的話,乾隆心裡不爽,嘴上答應得挺好,回頭就開始叫人查,到底是誰在太後耳邊嚼舌。
乾隆倒不是在意太後說自己專寵,他是在意太後想要插手自己的後宮。
别看很多時候,乾隆直接在诏書上強調什麼奉太後谕旨之類的,就像他拿親媽當什麼一樣,實際上,他的想法就是将太後錦衣玉食供起來,太後隻要吃喝玩樂就好,對外頭的事情不要關心。
乾隆希望的太後是孝惠太後那種,就是皇帝的應聲蟲,偏生孝惠太後隻是康熙的嫡母,又不是生母,而如今這位太後,卻是生母,她天然底氣更足,自以為自己能夠對兒子指手畫腳,隻怕心裡頭還有點做孝莊太後的想法,至于有沒有這個能力,她是不管的。
如今她自以為自己履行了一個太後的職責,勸導皇帝要平衡六宮,雨露均沾,但對于乾隆來說,這就是一個太後不甘寂寞的信号。
如今還沒到乾隆元年,他便是之前就是隐形太子,登基也是合理合法,并無半點疑義,但他畢竟年輕,朝堂上還都是些老臣,事實上,乾隆如今在朝堂上頗有些掣肘,原本心中就有些不順,結果到了後宮,親媽還要管天管地。
乾隆也是不動聲色,面上似乎是聽了太後的話,除了初一十五,隔幾天也去一次長春宮,連着啟祥宮那邊,蘇嫔和金貴人都得了幾次寵幸,沒等太後覺得得意,太後身邊一個嬷嬷就上吐下瀉,然後被挪了出去養病,然後便順理成章一病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