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如今還年輕,現在就弄什麼比較直白的祝壽意味的花樣說不定就是馬屁拍在馬腿上,思來想去,蘇茵繡了一幅麋鹿銜芝圖。鹿跟靈芝吉祥寓意都比較濃厚,不會出岔子。加上鹿本身也指代皇權,要不哪有逐鹿天下的說法,所以起碼弄這個不會出什麼差錯。
隻是,這壽禮年年都得送,總不能年年都送一樣的,蘇茵真的是很犯難。
反倒是皇後和高貴妃,一個送了一身衣裳,一個送了腰帶和荷包,以後無非就是照辦就行。
說白了,地位越低的,許多事情就越難辦,蘇嫔那邊比着蘇茵獻了一幅尺幅小一些的竹報三多圖,像是底層的貴人常在連敬獻壽禮的資格都沒有,也就是金貴人能說句吉祥話,幾個常在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
乾隆也不在乎這些禮物,他這會兒其實沒多少心情慶祝自己的生日。他繼位很容易,但是真正掌權卻不容易。先帝留下的家底子的确很厚,麻煩也很多。
宗室裡頭,雍正當初事情做得太絕,他活着的時候大家不敢吭聲,畢竟不能重蹈覆轍,老八老九都沒開除宗籍了,還被起了兩個侮辱性的名字,大家誰不膽寒啊!這是殺人還要誅心!但實際上,大家其實并不是很服氣,私底下都說老四刻薄寡恩,一衆兄弟裡頭除了老十三真正得了重用之外,其他人都沒得到什麼好處。
比起在九龍奪嫡裡頭将心智手腕都磨煉出來的先帝,宗室裡頭普遍對乾隆都挺看輕,畢竟,他們都覺得乾隆是雍正矮子裡頭拔高個,選出來的,誰叫雍正兒子少,出身都一般呢!見識過太後的人都覺得這就是個運氣好的蠢婦,這樣的婦人生出來的兒子又有多少本事。
因此,八旗王公又開始蠢蠢欲動,覺得就算不能重啟八王議政,也該趁着新君登基,立足不穩的時候多争取一些好處。朝堂上的大臣也是類似的想法,曆朝曆代,做臣子的,無不想将皇權關進籠子裡。明朝的時候他們差不多成功了,結果換了天下之後,發現以前那一套有些玩不轉,因為人家是真敢殺啊!
如今瞧着乾隆年輕,一些老臣就想要借着這個機會,顯露一下自己的能耐。
還是那句話,乾隆太年輕,潛邸裡頭還沒來得及培育太多的心腹出來,關鍵位置沒有人,皇帝說話也不響亮。他剛登基那會兒就先賞了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親王雙俸,指望這兩位能在宗室裡頭給他說話,畢竟,這兩位也是得過先帝的恩惠的,要不然,兩個在康熙年間根本排不上号的小阿哥,憑什麼越過前頭那些哥哥,被封為親王呢?
結果這兩位雖說不給乾隆添亂,在宗室問題上卻是裝聾作啞,乾隆是個小心眼的,就等着找機會發作一回。
至于滿漢兩個類似于托孤大臣的存在,一個鄂爾泰,一個張廷玉,鄂爾泰還算是老實,張廷玉在乾隆看來就不夠服順,竟想着壓自己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