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寬容地看着舒嫔,笑道:“你們若是想要跟着過去,不如去求一求皇上!”
舒嫔愈發哀怨起來,她要是能見到皇上,還跟皇後說什麼。她除了冊封那次去給皇上謝恩,到了圓明園這麼長時間也就那次賞花會見着了皇上一次。結果皇上嘴上誇獎她作詩做得好,回頭就将她給忘在腦後啊,她雖說年紀小,前不凸後不翹,但好歹也是個美人啊!
舒嫔在這邊郁悶,倒是有幾個人若有所思起來,她們也不是沒有機會!
蘇茵回到武陵春色,幾個宮女都跟着高興起來,以前在宮裡,美人多,自家娘娘顯不出來,如今就去這幾個,自家娘娘難道還顯不出來嗎?
蘇茵倒是沒想這麼多,高貴妃也跟着呢,有她在,其他人能分多少。出發的時候是七月,這會兒秋老虎還在,這年頭車上又沒有空調,路面也不平整,從宮裡到圓明園這點距離,坐馬車都坐得人腰酸背痛,更别說花上十天半個月的長途旅行,蘇茵琢磨着,自己到了避暑山莊,隻怕人都要散架了,所以,很多事情還是早點準備起來為好。
作為社畜,蘇茵當年的工位上堆滿了各種據說可以緩解疲勞的東西,人體工學椅還不夠,得配上腰墊,屁股底下也得有坐墊,脖子上得有頸枕,還有各種什麼午睡神器,有一陣子加班比較厲害,公司連行軍床都發了,直接睡在工位邊上。如今肯定不用這樣,但是,叫人想辦法縫制幾個坐墊,靠枕乃至U型枕還是可以的。
另外,車上可能會比較悶熱,雖說可以帶冰盆,但到時候能分多少,也是難說。所以,防暑降溫的東西還是得帶一些的。木蘭那邊估計蚊蟲也多,用普通的驅蚊香囊估計不太行,得想點别的法子。蘇茵很快想到了清涼油,這可是好東西,土法自制也不算難,萃取一些薄荷油和艾葉油,還可以加點冰片,怕揮發的話,可以加入蜂蠟做成膏狀,用的時候取一點一抹就行。
這年頭已經有許多藥用油了,但是清涼油這玩意暫時還沒人搞出來。蘇茵就叫人去禦藥房支領一些薄荷油、艾葉油、冰片、樟腦之類的回來,再弄一些蜂蠟回來調和。她先叫人問了一下太醫的意思,太醫那邊聽到蘇茵的想法之後,也是眼睛一亮,當下表示娴妃娘娘那邊不用自己弄了,他們禦藥房這邊會将這種具備驅蚊止癢效果的清涼油弄出來,到時候直接給娴妃娘娘送過去。
過去的人一聽就知道太醫院想要争功,但這種事情總歸少不得自家娘娘的功勞,何況,跟太醫院打好關系,對自家娘娘也沒什麼壞處,當下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太醫院那邊草拟了幾個驅蚊止癢的方子,然後先搭配着做了幾種出來,又在裡頭挑選刺激性比較小,味道也不會太刺鼻,相反會顯得清涼醒腦的那種,然後又叫人嘗試了一下藥效,發覺的确要比之前配的那些香包來得強,當下樂颠颠地寫了折子請功去了。
乾隆一開始沒當回事,太醫院經常會研制各種成藥,什麼十全大補丸之類江湖騙子喜歡取的名字,太醫院也是會弄的。畢竟,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喝苦藥汁子,吃起來難吃不說,還敗壞胃口。成藥就簡單許多,喝口水就咽下去了,效果也不差,最重要的是方便,不會弄得屋裡屋外一股子藥味。當然,成藥多半是通用型的,對各個主子,大家還是樂于一人一方,顯得專業重視。
太醫院這會兒送了一罐子外用的什麼藥膏過來,說是請乾隆賜名,乾隆便随口問了幾句,然後就聽說這是蘇茵那邊的功勞,據說是娴妃娘娘之前去水邊釣蝦,被蚊蟲咬了幾次,覺得香包不太好用,想着驅蚊的藥材無非就是艾葉,止癢的也無非就是樟腦薄荷,所以,就叫人去太醫院支領藥油,打算回去自個配一種驅蚊止癢的藥膏。太醫院自然不好說自家想要争功,而是表示擔心娴妃娘娘藥理上頭不夠精通,配比出了問題,所以,太醫院便自個動手了。
乾隆一聽,便是斥道:“你們都是多少年的太醫了,竟然還要主子提醒才想起來這樣的事情,實在是不知所謂!”
原本想要來争個功,結果竟是吃了一頓排頭。但是太醫也不敢多說什麼,隻得低頭請罪,乾隆語氣緩和了下來,他聞了聞味道,說道:“此物提神清腦,就叫清涼膏吧!”
太醫見乾隆賜了名,忙又答應了下來,就聽乾隆說道:“以後常備一些,另外,用金盒裝一些,回頭朕要賜給蒙古王公!”
太醫一聽,松了口氣,又是低頭應是,見乾隆沒有别的吩咐,才老老實實磕頭告退,出門的時候,忍不住擦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