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康熙決定要和吳三桂決一死戰以後,手頭的政務便如山一般,堆積在桌案上,不僅進後宮的次數少了,就連帶着太子去慈甯宮看望長輩的時間也擠不出來。
而論現今後宮嫔妃體貼,當初佟妃當屬第一人。
她不僅沒有,因康熙對她缺少陪伴而産生怨氣,還貼心主動提出,要代替康熙,日常帶着太子,去慈甯宮看望太皇太後與太後。
康熙擡眼看了眼書房内的鐘座,離平常佟妃和太子回來的時辰,已過去了一個時辰,他忙讓人将人宣過來。
不一會,一位身穿藍色旗服,身形單薄女子,領着一個有些虎頭虎腦的男孩,緩緩進到東側殿内。
還不及兩人走到書房,男孩率先就放開佟妃的手,邁着小腿,啪嗒啪嗒,小跑來到康熙跟前孺慕地喊:“皇阿瑪。”
見到太子,康熙立馬換上慈愛的模樣,一把将腳底下的他抱了上來:“玩得可高興?”
太子重重點頭地嗯了一聲。
這時款款而來的佟妃,盈盈對康熙行禮:“參見皇上。”
在後宮中,論容貌,佟妃隻能算得上是中等,但她因病弱,常年面色蒼白,眉眼間似有一抹化不開的憂愁,讓人忍不住格外憐惜。
更何況她還是康熙母族所處,是康熙的親表妹,她人還未行完禮,便被康熙立馬擡手阻止了:“表妹無需多禮,梁九功賜座。”
梁九功嗻了一聲,迅速在書桌旁安置一張圍椅:“佟妃娘娘請。”
佟妃謝了恩,又朝梁九功遞了個感謝的眼神,就扶着自己貼身宮女杜鵑落座了。
康熙心知佟妃身子不好,還晾了人家那麼久,故而有些慚愧,便語氣關切問:“等久了吧?”
佟妃淺笑搖頭:“沒多久,今兒我和太皇太後、太後帶着太子去禦花園遊玩會,故而回來了晚些。”
康熙明白地點頭,又看向懷裡頑皮好動的太子:“那保成沒鬧你吧。”
佟妃端起一抹溫婉的笑容:“怎會?太子隻是淘氣機靈了點,孩子不都是如此嗎?”說着,眼神的光一點點暗淡下去:“況且,妾身也喜歡孩子。”
她從小體弱多病,幼時有好幾次發病,險些走不過鬼門關。
在她還未進宮前,太醫就已斷言她日後子嗣艱難,所以這輩子可能都不會有自己的孩子了。
當今休妻,七出之中,便有無子,可見女子不能為丈夫要延綿子嗣為大忌,更何況皇家。
要不是因她是皇帝的表妹,連入宮為妃的資格都沒有。
康熙也知道佟妃的心結,怕戳到她傷心之處,并沒有對孩子的問題繼續深聊,而是轉移話題道:“皇祖母身子可好?咳嗽可好全了?”
這也是太皇太後一入春就有老毛病了,也不是大什麼問題,一過季節就康複了,他也隻是循例,問上一問。
佟妃點頭:“已好全了,所以今兒才帶着太子到禦花園遊玩。”
說着說着,她忍不住輕咳了起來。
康熙眼含關切:“表妹,你無礙吧?”
佟妃面色咳得有些潮紅,扶着胸口定了會,搖頭道:“沒事,許是适才在禦花園吹了風,回去吃幾副藥就好了。”
康熙臉上露出一絲愠怒:“胡鬧,身體大事怎可随便了事?”
說着,他扭頭吩咐梁九功:“你一會去太醫院,宣胡太醫,去景仁宮給表妹看看。”
胡太醫乃禦前禦醫,尋常隻為康熙一人看病,他人看病除非有旨,正如現在。
“妾身多謝表哥。”佟妃動容得也不稱呼皇上了。
康熙語氣溫和:“你如果要多謝朕,就應該多注重自己的身子才是”
沉吟片刻,他又道:“你近日也不必,日日帶太子去看望皇祖母了,這些日子多待在景仁宮好好養養病。”
佟妃臉含歉意:“對不住表哥,您近日忙于朝堂,每日日理萬機,我身為後妃不能在前朝為你分擔什麼,便想着在太皇太後和太後跟前,替您多多盡孝,沒想到...”
說着,她歎息一聲:“說到底,還是我這個身子不争氣。”
康熙又忙寬慰:“表妹不必如此介懷,你有這份心就好。”
佟妃表露感動,剛再想說什麼,康熙懷裡的太子突然叫喊了起來。
“皇阿瑪,這是什麼糕點?真好吃。”
原來是太子見大人們一直說話,無聊且又餓了的他,就拿起桌上一塊雲片糕用了起來。
小孩子本來的口味就偏向軟糯的食物,陶甯這糕點巧好正中太子的口味。
被打擾的佟妃立馬望向太子,眼底伸出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厭煩。
康熙好笑地看向太子,耐心回答兒子的問題:“這是雲片糕。”
“雲片糕?怎麼跟我平常吃的不一樣呀?”太子窩在康熙懷裡童聲童語問。
康熙朗笑一聲:“你往日用的都是禦膳房的東西,味道自是不同。”
佟妃的注意力,也被康熙父子倆引到了桌面糕點上,當她看到盤中品相不佳的糕點,驚訝道:“這是哪位妹妹送來的?内膳房竟如此怠慢她,給她這等粗略的吃食,送來乾清宮?”
出現在乾清宮的食物,既然不是負責皇帝膳食的禦膳房所出,她就理所當然認為是後宮的嫔妃送來的。
如今宮中隻有佟妃和昭妃,兩位高位嫔妃宮内設有小廚房,其餘嫔妃想要弄來食物,皆由負責嫔妃飲食的内膳房所出。
而現下宮裡的内外膳房,都是由昭妃負責管理。
康熙解釋道:“表妹誤會了,糕點并非嫔妃所送,是從宮外弄來的。”
佟妃眸光一滞,内心有些失落,面上卻是放心道:“原來如此。”
而後又狀若無意地說笑道:“我還以為是哪位妹妹受了委屈,直接将東西送來乾清宮,請求表哥做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