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臻傳喚歐陽謙來承明殿,宣布讓他暫居承明殿旁邊的小院:“暫時你就在朕門口守着就行了,旁邊的偏院都打掃幹淨了,你直接住進去就好了。”
歐陽謙應了一聲,然後轉身去了偏院,一看就是用了心思置辦的,花花草草一應俱全,歐陽謙心裡其實知道義父的意思,他想讓自己離開雜役房,回歸正軌,不坦明了說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台階。
“你說朕把你的家奪走賞給别人了,朕就再給你一個家。”元臻的聲音在身後響起,歐陽謙回身去看,顫抖着嘴唇道,“沒必要的……這樣,栖身之所罷了,怎樣都好……”
“朕說要把你的房間騰出來讓給阿若住是朕的不對,事後阿若知道那是你的房間,也沒有住進去,她現在住的是旁邊的廂房,你的房間還是你的,一切都跟以前一樣。”元臻頓了一下,又道,“你的家還是你的家,你的家人還是你的家人,什麼都沒變。”
“我的……家……有人愛我的……家……”歐陽謙來回反複的咀嚼這幾個字,心尖都在顫抖。
歐陽謙從雜役房出來後,突然就閑了下來,不想去軍營,也不想去學堂了,就想好好的閑一天,于是走出城外小泛了一下。躺在小船上,順着河水緩緩地流走,想想義父對自己的态度已經轉好,自己也有了動心的人,剩下的隻是如何跟柒休觐說明心意,微風順着荷葉吹到他的臉上,感覺心曠神怡,滿臉飄香。
時間差不多要回去了,腳尖輕點到了岸上,牽過赤雲,路上看到幾個難民在路邊上很虛弱,他們嘴唇都幹的裂開了,面色也黯淡無光,歐陽謙連忙快步走過去,蹲下扶起他們,問道:“你們這是怎麼了?”
幾個難民已經很久沒吃過東西,都沒力氣了,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虛弱的求助:“大哥哥,我們是從外地來的,好久沒吃東西了,好餓啊,大哥哥給我們點吃的吧……”
歐陽謙感覺奇怪,好端端的怎麼會有難民?他憐惜的摸了摸小家夥的頭,輕聲說:“你們先在這兒坐一會兒,我去給你們買吃的。”
小家夥和幾個難民都紛紛感謝:“謝謝菩薩……”
歐陽謙到不遠處買了很多包子給他們,看到他們狼吞虎咽的樣子,都怕他們噎到了,趕忙給他們遞過水袋,想等他們吃飽了再問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家夥吃的太急噎着了,歐陽謙連忙給他水袋讓他喝:“你們都慢點吃,慢慢的吃,不夠吃我再去買。”
“謝謝啊……你真是大善人啊……”幾個中年男子和婦女狼吞虎咽的吃着感激。
等他們吃完,歐陽謙迫不及待的問道:“有些力氣了嗎?”
難民紛紛點頭,歐陽謙放心的發問:“看你們也不像乞丐,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會淪落至此?”
“我們家鄉發水災,糧食都淹死了,家裡的屋子也都沖塌了,我們就趕緊逃出來了。可是朝廷都沒有撥銀子下來赈災,我們找了衙門,他們也不管,所以我們隻好趕來京城尋求幫助,路上錢也都用的差不多了,身邊還有孩子,在路上又染了病,現在渾身無力什麼都幹不了,就等着閻王爺來收命了……”一個中年婦女哭訴着自己的遭遇。
一說水災歐陽謙瞬間想起了莫城,修建堤壩的錢被當地官商貪污,以緻死亡慘重,百姓流離失所。
歐陽謙問道:“你們家鄉是哪個地方?還有其他難民嗎?”
“我們家鄉在香山,難民房裡還有很多人,他們也是病的病,倒下的可能就再也起不來了……”其中一位難民歎息着搖頭,看着歐陽謙一身富貴模樣,問道,“這位公子能救救我們嗎?我們真是走投無路了……”
歐陽謙扶起婦女:“帶我去難民房。”
到了難民房,歐陽謙看到最起碼有幾百人衣食無歸,馬上給所有人買了吃的,然後好生安撫:“你們暫且在這住一夜,我先回家去,待我回來一定過來幫你們。”
“謝謝活菩薩呀……”跪了一地的人,歐陽謙轉身離開。
歐陽謙拱手道:“義父,京城湧入大量香山的難民,那些人是家裡得天災了,無家可歸才會到京城來,您看怎麼安置他們比較好?他們現在住的是臨時搭建的難民房,時刻都有倒塌的危險……”
元臻看着奏折聽着歐陽謙說的話,将奏折放下:“香山發水災,地方家裡都被淹了,朕撥給那些難民的銀子終究還是沒發到難民手裡。”
“義父不要心煩了,交給我吧。”歐陽謙信誓旦旦的說,“義父以前賞我的銀子我還有一些,我會全部用在幫助難民上,請義父放心。”
元臻點頭,但還是憂心忡忡:“得給他們一個去處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