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兩人都不需要讨論。
時青觀察力強,輕松找到需要破關的機關,又有良好的體力,可以夠到需要操作的機械設備。
邱拾穗面對複雜的問題,尤其是計算類的,甚至都不需要草稿紙,便能很快得出答案。
她冥思苦想半天。
“4.30?這是什麼意思?”
時青環顧了一會,踮腳在頭頂的時鐘上轉動時鐘和分針,空曠的空間裡傳來機械鍊條轉動的聲音。
“門開了。”
兩人重新遁入光明。
遇到聽音識曲,再在鋼琴上彈奏出來,這是時青的專業領域,一分鐘以内就解決這一關卡。
兩個人全程對話不多,僅限于“給你”、“給我”、“這裡”、“下一個”。
幾十分鐘,就輕松逃脫了這一個恐怖密室。
節目組預設的尖叫、焦頭爛額、惶恐無措、相互支持都沒有發生。
這給廣大網友們提供了不少樂子。
【這兩個人真的笑死我了,真就一點火花都沒有啊。節目組怎麼想的,讓他們分一組,反向組CP?】
【我覺得節目組剪輯師肯定也很絕望,這幸好沒有在正片裡放。】
【沒想到邱拾穗做數學題真的那麼厲害,以前怎麼不營銷這個,新想出的人設?】
【隔壁付橙和鄭林瑤雙人蹦極的時候更尬好吧,我都在替他們腳趾摳地,節目組是這麼玩的哦~】
【隻有我一個人覺得這兩個人配合得很好嘛,你不言我不語,主打的就是默契在。】
【樓上的,隻有你一個人,這麼硬的糖隻有你嗑得下去。】
從密室出來之後,工作人員也接連着散場。
時青插着兜,助理小左站在一旁為他打開了保姆車的車門。
他踱步準備屈膝邁入保姆車,一隻腳又施施然地縮了回來。
“晚上大家都去聚餐,你不去?”
“不了吧,作業沒寫完,得回去趕作業。”
他沒有回什麼,隻是默默走開了。
邱拾穗想開口說些什麼,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隻是看着他的背影,背脊一如既往的筆直挺拔,但垂下去的肩膀讓人有種說不上來的頹感。
然後時青弓着腰登上了一旁的保姆車,車輛彙入河流,隐沒在日落後的霓虹。
太陽也同時落下去了,泯滅了最後一絲光線。
/
不過邱拾穗故意不合群,是今天的作業任務确實有點重。
不僅要看完一部電影,還要寫一篇千字電影讀後感提交到老師郵箱。
她喜歡窩在客廳刷完一部又一部的電影,可以窺見他人極速壓縮的人生,能通過16比9的屏幕跨越湖海山川,将其疊加在自己為數不多的人生經驗上。
今天要賞析的電影是溫川導演的《少年》。
這部電影是一個男孩成長史詩,與其他所有影片不同的地方在于,溫川導演拍了整整十年。
他在等待男孩長大,用同一張臉的不同時期來表達少年的成長故事,通過時間的魔法讓故事更有真實感。溫川曾憑此部電影獲得個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
從第一個鏡頭的青蔥少年再到影片最後定格的硬朗男人臉龐,相似又截然不同。
這種藝術與人生交織的感覺,打破了電影與觀衆之間的一堵牆,讓作品在現實視角又多了一份厚度。
邱拾穗先沉浸式地看完整部影片,将雙腿盤起來,電腦放在腿上敲敲打打,從電影結構、細節和價值依次賞析。
寫了一千字之後,邱拾穗覺得自己眼皮沉沉,将背脊倚在沙發的柔軟靠背上。
筆記本電腦被她随意地扔到一旁。
今天一整天的行程着實有些累。
就眯十分鐘好了。
時青聚餐完,十二點才到家。
輸入了兩次密碼才輸對,他有些惱,推開家門,将鞋踢在玄關,才踢去一身疲意。
客廳傳來幽暗的光,投影儀的光線還在不斷變化。
邱拾穗睡得很香,本挽起的花苞盤發已全部散落肩頭,胸口起伏帶動的呼吸聲勻稱,随着睡姿的變動,睡衣的下擺褪到了雪白纖細的大腿根部。
時青呼吸重了,别過了頭,在沙發另一端拿起毛毯,提着毛毯的兩個角準備幫邱拾穗蓋上。
毛毯還未完全落下。
睫羽翕動,兩個人的視線在晦暗中撞了個滿懷。
她目光炯炯,看不出一絲倦意,似乎就是在故意等着這一刻。
等了很久了。
邱拾穗手指收緊,一隻手撐在身後,借力挺直了腰背,一隻手扯了扯睡裙的下擺。
“你最近很忙?”
“我在家都見不到你。”
“挺忙的。”他順勢坐下。
邱拾穗感覺身旁沙發有一塊凹陷進去,皮質沙發被摩擦發出窸窣響動。
“喂,你是不是......在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