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指尖不停地敲擊着手機背面,視線死死盯着上方的七個字和三個字來回切換。時間一分一秒流逝,不遠處的舞台上的音樂聲漸入尾聲,周磊再一次催促。
“你好了沒,還有一分鐘就要上台了。”周磊焦急得恨不得去奪過蘇沐的手機。
蘇沐瞟了下左上角的時間,無聲地歎了口氣,準備關上手機交給周磊。他剛點了下屏幕,對面的人就發來一條消息。
顧老師:哦哦,沒事,突然想起來你們今天好像在參加音樂節,開始了嘛,如果沒有開始,那預祝你們演出成功,如果已經結束,以你們的實力演出一定很成功,祝賀你們
看見這條消息,蘇沐因緊張而不安了許久的心終于落回實處,他給顧之昕回複了一句“謝謝,我們現在開始演出”後,狀态很松弛地把手機遞給周磊,背起身旁的電吉他,帶着自己的隊友走上那萬人期待的舞台。
*
整個世界像是被藍墨水渲染過一樣,呈現出一種隻能肉眼可見的靜谧之美。然而在這一方小天地裡,四周是耀眼的燈光,前方是大型的舞台,舞台下的人海跟着音樂歡呼、跳動,把靜谧的氛圍與熱鬧的人群完美融合。
舞台後方的巨型屏幕上突然出現“FWS”的卡通字樣,在上面左右搖晃,台下的少量粉絲見狀發出欣喜的叫喊,周圍的人被這些聲音感染,跟着他們一起歡呼,那場面仿佛FWS是一個頂流組合。
蘇沐背着電吉他走到舞台中間,範俊楠坐在他左邊的架子鼓後,吳晔則站在右邊的電鋼琴後,随着他們成名曲的前奏響起,電子琴先進入節奏,電吉他緊随其後,過了三秒,架子鼓的鼓聲加入其中,現場的氣氛瞬間被點燃。
這首歌是他們寫給粉絲的情歌,當年一經發行,便榮登各大音樂軟件的新歌榜榜首,火遍大街小巷,幾乎是人人都可以哼上那麼一兩句的程度。為了這次音樂節,他們把抒情的曲調進行改編,加入了一些搖滾的元素,前奏響起大家跟着節奏搖擺,等唱到高/潮部分,大家才反應過來這是聽過的歌曲,這首歌原來是他們唱的。
前三首歌他們選的都是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台下的歡呼一陣高于一陣,現場氣氛越發高漲。第三首歌唱完,蘇沐取下電吉他,雙手扶住面前的話筒開口:“大家好,我們是……”
“FWS。”三人齊聲喊出他們的組合名。
“啊!!!”台下立馬發出尖叫。
等大家的尖叫聲小一點,蘇沐才繼續問:“大家對剛剛的舞台還滿意嗎?”
“滿意。”台下此起彼伏地大喊。
“那就好。”蘇沐笑着道:“我們已經很久沒有站在這麼大的舞台上唱歌了,上台之前,我的隊友範俊楠還在和我說,我們快三年沒有在這麼多人面前唱跳了,待會上台後,我們會不會因為緊張唱錯詞,記錯拍,導緻舞台效果差,讓大家失望。”
“沒有失望,你們剛剛的舞台很好。”台下倏地傳出一道女聲高喊。
“聽到了嗎?楠楠。”蘇沐往左邊看去。
“聽到了。”範俊楠興奮地答:“不過說實話,我剛剛還是唱錯了一個地方,好在你倆聲音大,把我蓋住了,才沒被大家發現。”
“哈哈哈哈哈……”台下大笑。
“你真是……”蘇沐露出無奈的神情,扭頭看向另一邊的人問:“阿晔呢,應該沒有唱錯吧?”
吳晔心虛地摸了下鼻子:“沒。”
“那就……”
“但我彈錯了一個拍,太緊張了。”
蘇沐正想松口氣,就被吳晔後面的一句話堵了回去。他不可置信地看着吳晔:“你……”
“好吧!”蘇沐最後自暴自棄道:“其實我在第二首歌裡也唱錯了一個地方,我們這個組合有毒。不過沒關系,後面的幾首歌,我們争取零失誤。”
“好。”另外兩人異口同聲。
夜色在第四首的歌聲中昏暗下來,按照三人的計劃,接下來的三首歌都是溫柔浪漫的情歌,晚風在這柔和的音樂裡拂來,吹散白天留下的熱意,使人感受無比舒适與惬意。
三首情歌不僅唱得觀衆動容,台上的演唱者也飽含情緒。蘇沐拿着話筒道:“很感謝這次音樂節的主辦方能邀請我們,給我們這麼大的舞台唱歌,也謝謝台下的你們能陪我們度過這麼快樂的半個小時,認真聆聽我們的音樂。”
“我知道,今天台下有很多朋友是遠道而來見我們,這群朋友也是從我們出道起,就一直關注着我們,喜歡着我們,很感謝你們這些年來的陪伴,希望未來你們也一直都在。”
蘇沐話音剛落,台下傳來哽咽地回應:“好,我們一直都在,一直會陪着你們的。”
又一人接着喊:“蘇沐加油,範俊楠加油,吳晔加油,FWS加油。”
“謝謝你們。”蘇沐帶着自己的兩位隊友朝台下鞠了一躬,随後起身道:“我們為這次音樂節寫了首歌送給你們,也送在在場每一個人。”
吉他的清脆聲最先響起,吳晔和範俊楠對視了一眼,電子琴和鼓聲同時響起。蘇沐充滿磁性的嗓音搭配故事感的歌詞,給人一種娓娓道來的感覺,等他唱完前奏部分,準備進入高/潮時,台下有一人突然打開手電筒,舉起手機,跟着節奏左右搖晃手機。
四周的人被她的行為影響,跟着她打開手機電筒,舉起手機在半空中搖晃。
一個接着一個的手機舉起,從舞台上望去宛如漫天繁星逐漸亮起。“星星”在台下為他們搖擺,他們在舞台上為“星星”歌唱,形成一道絕美的風景線。
蘇沐忍住淚水唱完最後一句詞,舞台上的燈光在音樂的尾聲中慢慢熄滅。待舞台上漆黑一片,音樂聲也停止,三人準備離場時,幾道聲音一齊響起:
“蘇沐,吳晔,範俊楠,我們下次在你們的演唱會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