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團建減輕了隊員的壓力,也或許是因為唱歌拉近了幾人之間的距離,總之,這兩天的比賽,GUTG發揮得還不錯,目前的總積分位于B組第三。
十月十八日,GUTG有一場比賽,這天同樣是阮祁甯的生日。
作為一隊年紀最小的人,即使他平常表現得再成熟淡定,也還是被大家打心底裡寵着的。李哥一大早就給他煮了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延延和球球也都給他精心準備了生日禮物,隻有安語響,一點動靜都沒有。
下午,衆人坐車前往比賽場館,一到門口就看見了一輛應援餐車,挂着阮祁甯的海報和牌子,免費為他的粉絲提供飲料,此時正有不少人在排隊打卡。
從通道進入場館,來接上班的粉絲們大聲對他們喊加油。
“Pray加油,悠遠加油,球球加油。”
“延延好好選英雄。”
“放開打,等你們赢。”
今天來的人格外多,不知道是誰帶頭,加油聲喊着喊着居然整整齊齊地喊成了“Pray生日快樂。”
阮祁甯笑着沖大家揮揮手,内心流淌過一陣暖意。
雖然他是個風評一般經常被罵的選手,看似毫不在意随便佛系,但在接收到别人的愛意時,也會感覺到幸福。
這會兒還不到檢票時間,觀衆們隻能在場館外圍逛逛,作為參賽人員,GUTG全隊走員工通道提前進入了場館,才發現活動區已經被布置得别有洞天。
好幾張阮祁甯的等身立牌擺在入口處,再往裡面看,是幾幅連在一起的易拉寶,每一張上的阮祁甯都十分有氛圍感,背景皆是他慣常使用的代表英雄。
而最裡面,是用藍色主題的鮮花做成的精緻花牆,一眼望過去驚豔極了。
“等比賽結束清場之後,你去花牆那兒拍幾張合照,到時候記得發微博。”小柔一邊舉着相機拍空鏡,一邊叮囑阮祁甯。
“好。”
這些布置每一樣都很好看,更重要的是,每一朵花,每一個字,每一張圖,都是粉絲對他的支持最直觀的體現。
阮祁甯發自内心地喜歡,同時也無比感謝。
這些是他能看見的,他看不見的地方,粉絲們早就準備好了生日應援物的發放,就等着檢票開始之後進場發給同擔了。
總之,愛意滿滿。
除了GUTG之外,參賽隊伍分别是D-Super、冷面豹以及威火戰隊。前面還有其他戰隊的比賽,他們則是晚上八點半開打。
今天的比賽進行得有點緩慢,真正到GUTG開場的時候,已經是九點多了。
在現場粉絲高漲的熱情能量加持之下,GUTG很快便獲得了比賽的第一名,加上這次的積分,排名又往前進了一位,來到了B組第二。
觀衆席上大多都是專門為Pray生日趕來觀賽的粉絲,雖然時間過得很快,但勝利就是對她們最大的鼓勵。
阮祁甯看得清清楚楚,還有幾位粉絲拉着“祝Pray選手19歲生日快樂”的橫幅,導播也浪漫極了,給了好幾次橫幅的鏡頭,接着緩緩拉遠,再運鏡到阮祁甯身上。
收獲了一片尖叫。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完美的生日,如果忽略什麼都沒幹、什麼都不說、隻一味在一旁沉默的安語響的話。
賽後,GUTG全隊上台做了一些吹蠟燭許願切蛋糕的生日活動,包括隊友送祝福等,趁這個機會,安語響跟阮祁甯說了一句生日快樂,很快便被主持人帶過。
偷偷掃了他一眼,發現他面色如常,阮祁甯隻能收起心中的小小期待。
與台下觀衆大合影完畢,GUTG還需要去完成媒體的采訪,之後又到花牆處拍了不少照片,一忙就忙到了将近晚上十一點,回到基地時已經十一點半多,距離明天的到來隻剩下二十幾分鐘。
站在阮祁甯的房間門口,安語響擡起手準備敲門,又有些猶豫。
做了整整五分鐘的心理準備,他才輕輕敲了兩聲。
阮祁甯從裡面把門拉開,見來人是他,有些詫異。
“你怎麼來了?”
提高手上的禮品袋,安語響坦然地說:“今天不是你生日嗎,送給你的。”
“我還以為你今天要裝傻裝到底。”接過袋子,阮祁甯準備将裡面的東西取出來。
卻聽見安語響說:“别急,我先回去,你自己慢慢拆。”
阮祁甯一眼看穿他的扭捏,“走什麼?先進來一下。”
說完側開了一個身位。
安語響心道,這是什麼走向?按照正常的邏輯,難道不應該是阮祁甯點頭答應,然後他離開,把拆禮物的空間和時間都留給阮祁甯嗎?
“我說,快進來,莫非你連隊友的房間都不敢進?”阮祁甯裝作無辜地望着他。
不知道怎麼拒絕,安語響隻能走進這個他很熟悉的房間。
坐在沙發上才反應過來,自己好像又被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輕松拿捏住了。
将門關好,阮祁甯把袋子放在茶幾上,看了看安語響。
“你怎麼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這東西不會是整蠱我的吧?”
他是開玩笑,安語響卻沒聽出來。
“怎麼可能?我做了好久。”
做?
阮祁甯越來越好奇了。
他将袋子裡的禮盒取出來拆開,發現裡面躺着一個積木做成的小人,從外貌來看,跟他像極了。
“這是我?”
安語響“嗯”了一聲。
藏起内心翻騰而出的喜悅,阮祁甯故作淡定地問:“為什麼要做一個我?”
問的時候手上動作也沒停,又從積木小人底下找到了一個積木做成的底座,粘在一塊亞克力闆上。
積木底座的顔色有點近似于地磚,其中有幾塊小小的更像粉紅色的花朵,而亞克力闆上更直接,沾着不知道從哪兒來的金色碎屑。
這是什麼離奇的搭配?直男審美都這樣嗎?
阮祁甯不懂。
安語響說:“做了當生日禮物啊,除此之外沒有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