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倚樓望桑田 > 第13章 太難了

第13章 太難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當家的楊守成,媳婦趙氏。

大兒子楊收豐,大兒媳婦陳氏,還有三歲的小女兒。

二女兒楊收彩,上門女婿陳重,這是對新婚夫婦,年齡都不過二十歲。

楊家是真的窮,糧食隻有官府給的口糧,還有進山摘采的野菜,每日吃食都精打細算,半點不能浪費。

好在家裡的三個男人都身強體壯,是幹活的一把手,這給家人保留了一點安慰和希望。

十來天後,村子裡大部分都把材料搬運好,隻看後面建造的時候差多差少。

終于,開始建宅了。

官府請來本地的建宅師傅,指點新牙洲百姓建宅,免費的,連飯都是官府管。

大家都知道,有的東西明面上是官府提供,其實是不知名的商人在出力。

反正不需要村民承擔,大夥也就不打探到底。

這時候,十二月了,天氣早已轉冷,村子裡日夜都亮着火堆驅寒。

這晚,下雨了,不大,凄凄瀝瀝的,寒冷潮濕,空氣中充滿了陰郁的氣息。

簡陋的小屋裡,陶家圍着火堆說事。

“地終于劃好了,官府說月底就會把種子發下來……”陶請福說着,語氣卻不見半點喜悅。

自從他們來到這裡的一個多月,已經下了五次雨。

因為村子建宅,地面被人們走來走去,加之地面石仔衆多,村子裡的路沒有積水濕泥嚴重的地,還可以走動。

其他地方就不行了,不下雨的時候,地面也是濕泥一片,無法下腳。

如果隻是濕泥地,也不是問題,隻要種得活莊稼就行,關鍵在于,種不活。

村子裡忙着建宅,但農戶們怎麼可能不關心種地的事?

早已有人查看了前面的平地,回來的人個個臉上都是難色。

這片土地,重點不在于地濕成泥,主要是土地有毒。

爺爺的話說是:“雨太多了,土地消化不掉,泥地裡生了毒蟲,會吃掉土裡的肥料和植物,蟲子太小,眼睛看不見的,沒法捉,也沒個有用的蟲藥,沒辦法的。”

真曉的理解是:

新風鎮這地區的老天爺下的雨,是酸雨,酸雨具有強大的腐蝕能力, 會酸化土地,腐蝕土地,使土壤中的營養逐漸流失,土壤貧瘠化了。

植物長期和這種酸土相伴,會中毒死掉。

爺爺說的毒蟲也是事實。

酸雨刺激土壤中的微生物繁殖,這種微生物吃掉了土裡的營養,破壞土壤的結構,生命力脆弱的農作物是無法在這片腐蝕性嚴重的土地上生存的。

村民先前是寄托于官府劃地時不要把那種地劃給他們,提出要山上的地,但官府一律不采納,還提出警告,不許開山種地,隻能種平地上的。

陶真曉奇怪的是,同樣是這片地區的土,為何山上綠植繁茂,平地上就寸草不生?

全家沉默,一片愁雲,之前的豪言壯語,似乎都成了笑話。

真曉看着家人們,試着安慰道:“朝廷既然把咱們安排在這兒,那就一定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必這麼悲觀……。”

淩氏一貫在家庭會議中沉默。

陶分曉似懂非懂,轉動着黑眼珠看看這個,再瞧瞧那個,一臉懵懂。

陶佳文不知道說什麼好,雖然他贊同女兒的話,但也明白光有樂觀是不夠的。

陶請福臉色不太好看:“司農司的人在哪兒?他們都不來這裡,不看看土地,就能想出法子了?哼!别是隻提供一點種子,就了了。”

陶真曉為司農司說句話:“隻要把土帶走,不必親自到現場也能研究。”

陶請福瞥了孫女一眼,第一次覺得孫女伶牙俐齒。

陶真曉轉而道:“為什麼山裡的土沒毒?”

陶請福沒好氣地回了一聲:“我咋知道。”

淩氏瞪了女兒一眼,動手給公公倒熱水,然後往陶杯裡放了兩片翠綠的薄荷。

陶請福接過清新的茶水,臉色似乎緩和了不少。

陶佳文試着安慰父親:“都這樣了,先試着種種吧,又不止咱們家這樣。”

大家都倒黴,大家的心裡就平衡多了。

第二天,快中午的時候,雨停了,村民忙在平地上點燃火堆驅趕空氣中的寒氣,就又忙碌起來。

因為天冷,真曉沒帶弟弟出去玩,在屋裡發呆。

其實她是想進山的,深入一點,雨後萬物蘇醒,應該會有一些好東西。

可弟弟一定會嚷着要跟,為了安全,她隻能在窩在家裡,真是無聊死了。

考慮了許久,陶真曉坐不住了,要是認字,她能幹許多事,能更快的找到賺錢的渠道。

“姐,怎麼了?”見姐姐一下子站起來,臉色堅決冷酷,陶分曉吓了一跳,以為發生什麼事了。

真曉左看右看,也沒瞧見家裡有啥好東西,算了。

她看向弟弟:“我去沈家,你在家呆着,不要亂跑。”

“哦。”分曉這回倒是乖巧,“姐找沈紅照幹嘛?”

“沈家又不隻有沈紅照一人。”

丢下這句話,真曉攏了攏舊棉衣,走出還算暖和的房間,迎着冷風,向沈家走去。

之前村子裡什麼都沒有,望過去一目了然,現在不少房屋已經起了牆,視線被阻擋,道路也不是直線,周身多了一種束縛般的感覺。

隔壁鄰居楊家,房屋隻差封上屋頂,要不是下雨,他們家已經入住屋子裡了。

因為楊家有不滿歲的小孩,便先幫楊家建宅,陶家還窩在簡陋的小屋裡。

繞了幾個彎,陶真曉看到了沈家。

果然如真曉所料,沈家很大,他們家多買了一畝地,建了三座宅子。

可想而知,當家的獨住一座,大房二房分别住一座。

管家和護院肯定是住在當家的宅子裡了。

沈家三座宅子,已有一座建好,封了屋頂,隻是還沒裝修。

毋庸置疑,先建好的那座定是當家的。

天冷,雨剛停,這會兒外面濕漉漉的,沈家并沒人出來走動。

沈家人一定都彙聚在建好的宅子裡,這會兒去拜訪,面對的是沈家所有人,真曉不由得感到窘迫。

她猶豫時,屋裡有人出來了。

“你找紅照嗎,又要進山?”是沈紅照的堂姐,沈風涵。

她身穿老氣的紅色棉長袍,墨發披散在背後,手裡端着餐具,這一身與她美豔的容貌、高傲的氣質完全不搭。

任誰見到現在的沈風涵都會認為,這是大小姐來鄉□□驗生活來着。

村子裡的單身小夥子見了她,都會知趣的保持距離,知道自己高攀不起。

看着沈風涵,陶真曉差點笑出來,腦海不由自主的浮現前世的紅棉花襖,要是沈風涵的紅棉袍上再印個綠葉紅花就絕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