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後來呢?為什麼會起火”尋理追問到。
“不知道啊,一天晚上醫館莫名其妙就起了大火,徒弟一家全燒死了,還有家裡的下人——燒死了十幾個人,沒一個跑出來。”趙天冬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有人說蘇小姐被抛棄後就瘋了,晚上趁着大家不注意點了房子;也有人說是徒弟一家謀害她不成反被燒死。但真相到底是什麼,誰也不清楚了。”
尋理歎氣,“蘇家那位小小姐也被燒死了嗎?”。
趙天冬搖頭,“燒得挺嚴重,屍體根本分不出誰是誰,有人說蘇小姐一起被燒死了,但也有人說看見她那天晚上出城了。不過二十年過去再也沒人在杭城見過她。”
“那時候世道比現在更亂,她就算沒被燒死,離開杭城一個弱女子又要怎麼生存呢。”穆蝶的語氣中充滿了悲傷。
吳頌年也覺得很可惜,“哎,都怪那些該死的迂腐思想,蘇大夫當年要是不收徒弟,把醫術傳給女兒多好。再不濟最後他們還是死了,至少沒人跟小小姐搶醫館、搶房子啊!”
尋理冷笑,“沒有徒弟也會有其他人,這世道吃絕戶的人可不少。”
大家見她怒氣沖沖,安慰道:“都是二十年前的故事啦~就别氣了。”
然後大家便聽尋理冷不丁道:“這種事我媽媽也經曆過。”
衆人吃驚,不約而同喊道:“啊?!”
尋理歎氣,“我家的故事跟蘇家還挺像。”
“我爺爺奶奶當年生了我媽媽後很久都沒再有孩子,他們是開布坊的也算小有家業,便收留了一個孤兒想着當童養婿——這個孤兒就是我的父親。”
“我媽媽15歲就跟我父親成婚了。”
“啊?!”其他三人受到了沖擊,她們萬萬沒想到尋理家裡是這麼個情況。
“很不可思議吧,我其實也覺得很不可思議,但聽我小姨說他倆感情很好。”
“我爺爺奶奶在我媽媽15歲那年意外去世,當時我小姨才五歲。然後一些平時都沒有來往的八杆子打不着的親戚跑出來說要給我家過繼個兒子,繼承香火。”
“那時候我媽媽本來在教會中學讀書,我爸爸比我媽媽大五歲,已經開始幫着打理家業,倆人最後就在熱孝成婚,算是我爸爸入贅,這才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哎,雖然我覺得包辦婚姻不好,但看你的樣子,你們家肯定也很幸福。”吳頌年猜測。
尋理搖頭,“他們結婚兩年,我爸爸就意外去世了。”
三人這才想起尋理自我介紹的時候确實沒有提及父親,但看她平日裡灑脫的樣子,大家都沒想到她喪父這麼早。
“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那些人又上門來鬧事,我媽媽懷着孕、我小姨又小,不敢跟他們硬來。最後晚上我媽媽一把火把家裡的宅子和布坊燒了,然後在兩個忠心的家仆護送下,帶着我小姨去津城投奔以前我太爺資助過的一個族親。”
三人面面相觑,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點什麼好。
看大家吃驚的樣子,尋理笑了笑,其實當年她才知道這些往事時也很吃驚,聰明能幹的蘇末竟然有那樣窩囊的時候——以尋理對她的了解,遇到這種事她應該點了仇家的房子才合理嘛!
蘇末那時候還趁機教育尋理,“人都是靠事打磨出來的,所以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勇敢面對,闖過去了再回頭看你會發現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隻要往前看、往前走,就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堂伯在旁邊開玩笑:“你媽媽這些年變化是真的大,我記得才來家裡的時候,陰沉着臉、不愛說話,總愛一個人坐着發呆,時而憤怒時而落淚,陰晴不定,全家都不敢在她面前大聲說話。”
堂奶奶跟着笑道:“小末那時候脾氣不好,一舉一動也很有氣勢,大家都膽戰心驚,生怕哪裡做得不好讓她瞧不上。”
蘇末不好意思的笑起來:“那時候不懂事,讓大家見笑了。”
回家後尋理還覺得新奇,因為從她有記憶起蘇末就是熱情開朗、舉止有禮的模樣,曾經竟然有過那麼“無禮”的時候。
小姨便在旁邊解釋:“說是親戚其實關系已經很遠了,那時候突然來投親心下難免惶恐,虛張聲勢罷了。”
尋理不理解,惶恐不應該更加小心謹慎嗎?
蘇末笑笑道:“所以才說那時候不懂事啊,如果遇到的是不好的人,再虛張聲勢又有什麼用?遇到好的人,更不需要擔心了,無論你是什麼樣他們都會竭力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