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誘忌是亳地(今安徽省亳州市)的人,他向皇上奏請祭祀泰一神的方法,他說:“天神中最尊貴的是太一神,太一神的輔佐是五帝。古時候的天子在春季和秋季的時候,會到東南郊外去祭祀泰一神,使用太牢(即牛、羊、豬三牲)作為祭品,連續祭祀七天,并在祭壇周圍開設八個通道,以供鬼神出入”随即皇上下令讓太祝(主管祭祀的官)在長安東南郊建立太一神祠,并按照薄誘忌的方法進行日常的祭祀。後來又有人上書天子說,“古時的天子每三年會舉行一次盛大的祭祀活動,使用太牢作為祭品,來祭祀三位神祇:天一、地一和泰一”。皇帝答應了,下令按照他的方法立祠祭祀。随後又有人上書說,“古代天子在春秋季節進行祭祀,在祭祀黃帝時,使用的祭品包括一隻枭和一隻破鏡;在祭祀冥羊神時,使用的是羊作為祭品;在祭祀馬行神時,使用的是一匹青色的公馬作為祭品;在祭祀泰一神、臯山山君和地長神時,使用的是牛作為祭品;在祭祀武夷君時,使用的是幹魚作為祭品;在祭祀陰陽使者時,使用的也是一頭牛作為祭品”。于是皇帝又下令,按照他的方法立祠祭祀。
在那之後,天子的園林中出現了白鹿,天子便使用白鹿的皮作為貨币,以引發吉祥的征兆,并鑄造了白金。
等到第二年(公元前122年,也是元狩元年,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年号,前122-前117),當時漢武帝在雍地祭祀,獲得一角獸,形狀類似“麃”(即狍子)。有官員說,“皇帝恭敬地進行郊外的祭祀活動,上天給予了相應的回報,賜給陛下一隻角獸,這大概就是麒麟”。于是,這頭獨角獸被進獻給五帝之畤,每個畤的祭品增加一頭牛,舉行焚柴祭天的燎祭(古代祭祀儀式之一。把玉帛、犧牲放在柴堆上,焚燒祭天)。同時,漢武帝還賜給諸侯白銀,向他們暗示這種吉祥的征兆是與天地之意相合的。
因此濟北王(這是指濟北式王劉胡。他的兒子是最後一個濟北王劉寬,因為跟他爹的王後和姬妾通奸,再加上詛咒漢武帝自殺被除國。封國改為北安縣,歸泰山郡管轄。濟北國位于山東西北部)認為天子将要舉行封禅大典,便上書獻出泰山及其周圍的邑縣。天子接受了這些獻地,并用其他縣作為補償。常山王(劉勃,劉舜的兒子,犯罪被遷到了房陵。劉舜的大兒子劉棁zhuo一聲,不受寵也沒得到遺産,王後和劉勃不給他撫恤金,被懷恨在心,然後劉棁就告發他們的種種惡行,讓他們獲罪)因犯罪被遷徙,天子便封其弟(劉平。公元前113年元鼎四年封的,元鼎是漢武帝的第五個年号,前116-前111。漢武帝從真定郡中析出真定、綿曼、藁城、肥壘四縣,特别封賜給劉平,享有三萬戶的封地。這樣,石家莊市的區域便同時存在兩個一級政區,即常山郡和真定國。)于真定(河北省石家莊附近),以延續先王的祭祀,而将常山改為郡縣。從此,五嶽都歸屬于天子的郡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