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安上書說:
我聽說周朝治理天下,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的時期有三百多年,成王和康王時期是最隆盛的,擱置刑罰四十多年不用。周朝衰敗後,也大約經過了三百餘年,這一時期出現了五位霸主,他們輔佐天子,興利除害,誅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五位霸主逝去後,賢聖之人沒有繼續他們的事業,天子變得孤弱,号令得不到執行。諸侯們開始恣意行事,強大的欺負弱小的,人多的欺負人少的。田常篡奪了齊國的政權,六卿瓜分了晉國,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并立的局面。這一時期,民衆開始遭受苦難。于是強國緻力于進攻,弱國修整守備,合縱連橫,使者車馬馳騁,往來相撞,士兵的錯甲長滿虮虱,老百姓無處訴苦。
待到秦王嬴政時代,他蠶食天下,并吞戰國,号稱皇帝。統一國内的政治,毀壞諸侯國的都城,銷毀諸侯的兵器,熔鑄成鐘虡(ju,四聲。懸挂編鐘的架子),以顯示不再用兵動武。
善良的平民百姓得以免除戰國時期的戰亂之苦,遇到了聖明的天子,人人都自以為獲得了新的生命。如果秦朝能夠寬緩刑罰,減輕賦稅,省減徭役,重視仁義,輕視權利,崇尚忠厚,鄙棄佞巧,移風易俗,使教化在海内推行,那麼秦朝的天下就會世世代代平安無事了。但是秦朝不推行這種政治,卻因循從前的風俗,使得那些專做智巧權利之事的人得以進用,而那些忠厚誠信的人卻被斥退;法律嚴酷,政治嚴峻,謅媚阿谀的人很多,天天聽到他們的贊美聲,于是心意滿足,想入非非。
秦始皇一心想要揚威于海外,就派遣蒙恬率兵去攻打北方的匈奴,擴張土地,推進國境,戍守住黃河以北的地方,讓百姓急運糧草,跟随其後。又派遣尉官屠睢率領水兵去攻打南方的百越,派監禦史祿鑿通運河,運送糧食,深入越地,越人逃跑。經過很長時間的相持,糧食乏絕,越人攻擊秦兵,秦兵大敗。秦就派趙佗率兵戍守越地。正在這時,秦朝在北方同匈奴結怨,在南方同越人結仇,在無用的地方駐紮軍隊,隻能進而不能退。經過十多年,成年男子穿上铠甲上戰場,成年女子轉運糧食,痛苦而無法活下去,有的吊死在路旁的樹上,死的人一個接着一個。
等到秦始皇死去,天下人民多半反叛秦朝。陳勝、吳廣攻占陳縣,武臣、張耳攻占趙地,項粱攻占吳縣,田儋攻占齊地,景駒攻取郢,周市攻取魏地,韓廣攻取燕地,窮山深谷,豪傑之士一同起兵,記也記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