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修真世界學術研究報告 > 第2章 第二章

第2章 第二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三:我用兩年時間,基本确定當地氣候變化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日溫差大,年溫差小,夏季恒溫多雨,冬季最低溫度不超過零下五度。最适合動植物生長。

四:我逼迫二兄逃課帶着我将整個鎮子的每塊土地都走了一遍,包括山區山腳。

實地考察得知:土地呈亞系紅壤土,含鐵、鋁,缺磷,酸性土壤,有機質少,土壤黏重。根據自家菜地種植作物得知:果蔬作物不發達,糧食畝産量不高。當然,這隻是針對小鎮而言。其他省份富饒地區說不定種類就豐富起來了。

可能是因為這裡是山區,省份之間物資流通不發達所導緻的。

這裡的書上說凡間界主食有黍(shu)、稷(ji)、麥、菽(shu)、麻、稻六谷。

黍稷合稱小米,又稱黃米,耐幹旱。麥分為大麥、小麥和燕麥。産量低,屬于北方作物,貴族階層專有。稻,水稻,大米也。南方作物,進貢貴米。菽是豆類的總稱,麻的枝幹纖維可制成衣服。還有一種菰(gu)米,養生米,比水稻貴,因此被戲稱為“土豪米”。

我隻瞧見了爺娘種植黃米,水稻用來交賦稅。菜地裡隻有地瓜、豌豆、扁豆、蠶豆、白菜、花菜、茭白,黃瓜等。每年都這樣種,但是産量不高,豆類居多,白菜主要用來腌制窖藏。調味品隻有粗鹽和豬油。

此次遊玩,還發現了很多未曾在園藝學上出現的花朵,草學上一些植物顔色與所學知識不符,還有一些植物葉片形狀與腦海中的一些蔬菜形狀類似,就是大小不一緻,不知道是否有毒?在遺傳育種方面可先行作為參考,以待後觀。

……

夏季七月,于大沽山山腳野地發現一株屬草本植物的棉花,取其長棉毛制成簡易棉簽,又取籽,以待來年播種系統種植。其籽可榨油、止血。

由于植物種類太多,我果斷決定手繪一本《修真世界靈植鑒寶》,左頁繪圖,主繪種籽、花朵、葉的形狀細節,右頁寫分為何科何屬,是何模樣,分别可移作何用。

随着時間緩緩向後推移,我拿着棉簽将眼之所見花朵全部進行人工授粉,等待結出種莢,預備來年育種。每日走遍小鎮以及其他小鎮各個角落一次,風雨無阻。其餘時間開墾荒地,累起地基。

……當然,怎麼可能放過免費的勞動力呢?看着二兄一臉苦逼樣,我就非常開心。

第三年。

收種完畢。

冬季下了一場大雪,很是難得一見。

阿娘懷孕了。

我不禁感慨,覺得阿爺就是太閑了,下次一定拉他開拓土地。

春季三月中旬,冷流已過,氣候穩定,育種開始。

先撒一層草木灰,預防雜草還能防蟲,甚至能給植物提供一定養分。

将種籽均勻攤灑,以薄土覆之。種籽太小的,先拌土再撒。

四月中旬,大部分種籽已經發芽,沒發芽的可能是操作不當,也可能是年限沒到,被我強行育種了。大沽山上的幾株顔色鮮豔,造型奇葩的花朵被我強行授粉後就完全沒動靜,原因不明。

我将所有種籽的母株連根帶土挖回,作為參照組,盡量模拟其生态環境,移植在其種籽中央。好在它們還挺皮實的,都存活了下來。

類似蔬菜的野菜,我也毫不猶豫的擴種了,隻待成熟後讓大兄抓幾隻家鼠試毒,味道鮮潤多汁的可口野菜可進行大規模種植,拿到市集去買,貼補家用。

另外,我在金鳴山上的雨林中發現一種寄生于闊葉樹的藤蔓,類似于小米辣的葉片,同屬雙子葉植物。紅色的果實呈圓錐形或紡錘形,帶有宿萼及果柄,長1~3.8cm,粗徑0.4~0.9cm,有提升胃溫,殺蟲功效,用于胃寒,蟲病。如果這種藤蔓(wan)和小米辣的功效一樣,那不是等于我無形中得到了一種調味品和殺蟲農藥?我内心狂喜。

大山帶給我的驚喜總是無窮多的。

這種藤蔓數量不多,很明顯是鳥類從其他地方吞食,消化不了,和糞便一起飛翔到這大山裡的。

肉眼可見的真菌蘑菇品種多到看不過來,但是否有毒還得一一驗證,不過一些靠山吃飯的人肯定知道哪種蘑菇有毒。有時還能看到他們背着大背簍滿載而歸的畫面。

五月,漸入夏。天氣晴朗。

阿爺見我樂忠種植花花草草,覺得日後必定能成為賢妻良母,毅然決然将自家菜地的管理移交我打理,自己則借口照顧孕婦為由,偷得一時浮生閑,大兄明顯就是他教壞的例子。

經我多日觀察,菜地産量少的原因是病蟲害未及時防治,導緻嫩芽被蚜蟲侵害,花期消苞掉苞,葉片出現各種病蟲害。

地表有殘留草木灰、糞便。想來是有做防蟲措施和施肥養土的。葉片上也有大青蟲被捏死的痕迹。光靠人工料理菜蔬,太浪費時間。效用也不大,還需從根本上盡量減少蟲害發生。

在這“交通、教育”都不發達的山區,在沒有農藥科技的幫助下,山裡的百姓靠着日積月累對土地的認知,有了深刻的了解。

這是不需要有知識、有文化也能夠做到的事。他們不知道農業上的一些專業術語,不知道施肥有什麼用?不知道松土是為了什麼?不知道病害怎麼防治?他們隻知道這麼做了可以讓蔬菜長得更好。然後把這些經驗一代傳一代。

才成就了現在更好的農業發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