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袁術帶頭喝彩,一衆皆贊。
周瑜循聲望去,頭一眼就看見袁術手中的金箭燦燦,面生厭惡,心裡暗叫不好,翻身下馬請罪。
“侯爺恕罪!”
袁耀在馬上氣得瞪眼,袁術笑問:“賢侄何罪之有?狩獵,本就是各顯神通。賢侄勇武過人,真乃少年英才、國之棟梁!”
周瑜故作謙卑,“在下不過僥幸射中。願将此鹿獻于侯爺,以作祭祀之用。”
袁術拈須颔首,很是滿意,叫人把鹿擡走。回頭瞥見離軍隊不遠,一架馬車格外顯眼,車上還有一豔服女娃,灼灼姣姣。
“那是誰家姑娘?”
袁術此話一出,衆人都望向黛玉和周珏的馬車,黛玉呼吸一滞,忙把周珏拉進車裡。
周瑜回頭看清,如墜冰窟,支吾道,“是在下的堂妹。”
袁術勒馬回營,“今日你伯父不能前來,我很是惋惜。來人,去把小姐車馬請來,我和周賢侄、侄女好好聚聚!”
祭祀禮過,外間炙烤獵物,開懷暢飲。袁術領着兒子袁耀掀簾入帳,周瑜、周尚次子周璜、周珏和林黛玉皆坐在帳内。
袁術看黛玉眼生,坐下問道:“這位姑娘卻是未見……”
周瑜捏緊拳頭,林黛玉款步走出,施禮回答:“妾身吳郡林氏,先父林如海,曾任揚州巡鹽禦史。”
“原來是林禦史之女……”袁術贊歎,“難怪風姿非凡!”
周瑜打量袁氏父子神情,袁術尚可,自從進帳來,袁耀的眼珠子便像黏在黛玉身上一般。
周瑜考慮再三,還是開口補道:“林姑娘現住在伯父府上,隻等孫伯符将軍平定吳郡、山越,便回家鄉去供奉父母。”
黛玉思路敏捷,了然,趁勢低頭應和,“父母故去時,妾尚年幼,寄人籬下,不得盡孝守陵。來日若能回鄉,定要守孝!”
“孝心難得!來人,賞!”
袁耀笑容頓失,清清喉嚨,再不出聲。
周家三人,還有黛玉,可謂是如坐針氈,好不容易挨到傍晚,駕馬驅車回府。剛下車,外頭僮仆奔走通報,說袁術内侍上門,幾個年輕人措手不及,又出去迎客。
“侯爺有命,兩位周小将軍今日大顯身手,特賞賜黃金百兩,錦緞五十匹。另有銀甲一副,是賜予周瑜公子的。”
袁術招納之心再明顯不過,周瑜道:“謝侯爺賞賜。瑜并未任官,也不帶兵,銀甲就不……”
内侍挑眉笑道:“奴隻傳侯爺命令,其餘一概不能做主。恕老奴直言,侯爺不喜他人推拒好意,将軍還是收下……”
周瑜無法,叫人擡走禮物。原以為内侍傳完命令就會離開,不妨他一招手,又捧上十匹錦緞,低聲問:“貴府可有一位姓林的姑娘?”
周瑜不答,周璜戰戰兢兢接話,“是有。”
内侍道:“這是大公子命老奴帶來,送給林姑娘的……”
“此等厚禮,黛玉實難消受!中官還是原樣帶回吧。”林黛玉從後堂步出,冷言回絕。
内侍一驚,不料她竟有膽量回絕袁耀贈禮,“大公子是好意……”
“妾與大公子僅一面之緣,就要受此禮物,傳出去,城内人會如何議論?”林黛玉嗤笑,“妾遭流言不足惜,連累公子聲名,侯爺又将如何?”
“這……”内侍語塞,覺得黛玉這話有理。
周瑜見機上去退回袁耀禮物,“侯爺今日已賞賜過林姑娘,斷沒有再賞的道理!侯爺知道了,不會責怪大公子,中官您……”
内侍臉色大變,撤回禮物,帶人離開。
“姑娘!”
周瑜在院中追上黛玉,黛玉回過身來,兩人相對無言。
“将軍是要怨我多事?”黛玉明知周瑜絕無此意,故意反問,“綢緞是什麼稀罕東西,也來讨我的好!未免太看輕人了!”
周瑜會心一笑,兩人并肩漫步,周瑜沉吟開口,“瑜有一想法,他人或許不解,但姑娘定能明白!”
院中桃花紛落,粉蕊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