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對話就此結束,霍長恭看着少年離開這裡,然後揭開蓋子,凝視着裡面殘存的“靜”字。
*
因為要舉辦大典,所以近些日子是不用上早朝的,因此第二天一早,霍長恭就徑直去往禮部。
這個時候最忙的也就是禮部。
“首輔大人怎的來了,最近有些忙碌,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還望多多海涵。“禮部侍郎說完,招呼下人繼續做,自己則是跟在他身邊。
霍長恭朝着裡面走,是一些預備獻祭的牛頭,以及一些禮器。
“皇上撥的饷銀夠嗎?祭祀是大事,萬不可馬虎。“
“都是夠的,大人不必擔心。“
“人員名單呢?“
“除了太後娘娘身體抱恙,其他能到的也已經通知到位了。“
霍長恭拿着一個禮器的手頓了一下,“太後身體抱恙無法出席嗎?“
“是的,是皇上專門派蘇公公來說的。“
“孤知曉了,這次大典來的都有誰?“
“比較特殊的就是前國舅李家,這是皇上特許的。“
“他們的位置安排在哪裡?”霍長恭看着禮部侍郎遞過來的名單,找到了李家的位置。
“處于左後方,畢竟是皇上的外祖,哪怕被剝奪了官職,所以也是有資格站在左邊的,不過可能就是不在前面。”
“李家都有誰參與此次大典?”
“李秋,李伯仁,李季仁,其餘的并沒有報到禮部來。”
霍長恭閉上眼睛,不做言語,良久,才睜開眼,“孤從未聽說李家還有一個李季仁,一嫡一庶,就按照李家子嗣來講,也應該是李伯仁和李叔仁,關于這件事,你們查了嗎?”
聽到他這麼說,禮部侍郎的瞳孔微微睜大,這個回答不好了就是渎職,他掏出一個帕子,擦了擦臉上不存在的汗水,“這……這是皇上吩咐的……”
“皇上吩咐的不錯,可是什麼人能參加祭典,這都是在律法上寫的明明白白的。具體都有哪些規矩,就不用孤在一一給你們說了吧。”
霍長恭将手裡的東西放下來,繼續說道:“如果孤沒記錯的話,李家的人丁雖然衆多,但是有資格參加祭典的,并不多。更何況,十六年前,李家真正的李季仁因為難産死了,那麼這個李季仁,又是從何而來?”
“殿下息怒,臣……臣這就去查。”禮部侍郎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個疏忽,慌忙跪到地上,“殿下饒命,殿下饒命,臣該死,臣不該沒有查清楚就寫上去,殿下饒命啊——”
“下去查清楚,在祭典前,孤希望禮部能給孤一個交代。“
“是是是,多謝殿下,多謝殿下。“得到允許的禮部侍郎連滾帶爬地跑了,生怕眼前這個人一個不滿意就把自己頭上的帽子給拽下來。
霍長恭已經知道了小皇帝這麼做是為了什麼,隻能說,龍椅上的小家夥也有了自己的思想,并且還能付出行動,不過少了些謹慎。
但是這都不是問題,這樣想着,“備馬,進宮。“
霍長恭進來的時候,小皇帝正在看書,看見他來了,還有一些發懵:“皇兄,你怎麼來了?“
“李家參與大典的事情是你吩咐的?“
“是朕,有什麼問題嗎?“
“為何要親自吩咐?這件事由太後說豈不更好?偏得了一個不好的名聲。“
“太後抱恙就已經……“
“太後抱恙是太醫院的事情,與陛下無關。“還沒等他說完,就被霍長恭打斷,”陛下理應記住,不能自己出面的事情,一定不要自己出面。“
“皇兄該不會今天就是來教訓朕的吧。“
“并非,臣想問問陛下準備如何解決李家參與大典的後續問題。李家一旦進入京城,那可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皇兄想的也并無道理,不過如果要查司徒家的事情,少了李家可能就寸步難行,朕思索着,與其讓李家遠在天邊當土霸王,不如放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說着,小皇帝還指了指桌子上的奏折,“這一堆都是地方官員說的關于李家的惡行。”
“朕知道母後可能知道更多的細節,她若是不聞窗外事,當個旁觀者,那朕自然讓她頤養千年。但若是非要插手,為了江山,朕也不介意做些不同尋常的事情。百年之後,朕下去會給她賠罪。”
“有陛下這句話,臣就放心了。”霍長恭滿意地笑了笑,心裡的石頭,放下了一半,至少他還沒有愧對先皇。
“皇兄現在來,可還有别的事情嗎?若是沒有,朕倒是有些事情想詢問皇兄的意思。”
“皇上請說。”
“母後那晚,到底給你說什麼了?”小皇帝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