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在這裡新修版金庸加了一段:
【《玉女心經》練到第七篇之後,全是二人聯手對敵之術,雙劍合璧,男攻則女守,男守則女乘機攻敵。】……
然後金庸詳寫了練功時,楊過想親小龍女。
【楊過見小龍女平時難有笑顔,此刻卻玉容嫣然,可親可愛,偏又強自忍笑,更增妩媚,忍不住便想伸臂将她抱在懷裡,親她幾下,但随即想到她是師尊,雙臂伸出了便即縮回。】
這時候他們練的就是玉女心經第七篇,就是後來在大勝關說一直沒練完的那篇。
然後又寫了這一篇的第十九招亭亭如蓋,其動作簡直令人不忍卒讀:
兩人練到第十九招“亭亭如蓋”時,小龍女複述師傳要旨:“這一招我拼不過敵人,給他一掌擊倒,或是一腳着身,摔倒在地,敵人跟着追擊,以拳掌或刀劍再來傷害我,你須撲将過來,擋在我身上,代我受這一擊。敵人舉起拳掌或這刀劍,要擊在你身上。你撲在我身上回護之時,必須兩腿分開,撐在地下,腰脊出力挺住,上身才不緻當真壓在我身上。我一劍從你兩腿之間刺出,正通入敵人小腹。敵人見我二人摔倒,以為我二人已無抗禦之能,更不提防,何況你遮住了我兵刃,敵人見不到這‘無中生有’的一刺,非但閃避不了,根本沒想到要避,自然一劍直通小腹。”
這段完全可以加在二人修煉外功時,怪就怪在,卻加在了外功練完,修煉内功時。
我們再接着往後看:【其時二人修習心經上半部的内功初成,出手迅捷輕盈之極,剎忽來去,盡是奇招怪式,偏又快速無倫。】
也就說這是在内功初成後練的。那麼這段到底是内功還是外功呢?
看到後面才明白,原來這第七篇是内外功結合的部分:
【小龍女招式上受楊過代擋保護,時刻稍久,心随手轉,不自禁生出依賴順從之情,師尊的架子尊嚴忽然盡去,兩人目光偶爾相對,一個憐惜回護,一個仰賴求助,突然間心靈相通。這本是心經内功的原意,徒練内功,難達此境,一與外功相結,兩人不由自主的内外交融。】
金庸特意把這段加在内功部分,是有深意的,意思就是内外結合練功,也就是單純隔着花叢練内功,還不行,隻有加上這些親密動作練内功,才能内外交融。
原來他二人練這些亭亭如蓋,代為鐵甲時,是衣服大開練的,怪不得二人練功的狀态越來越詭異,純練外功時,就沒有這些幺蛾子。
【這日練到一招“願為鐵甲”,楊過須得雙臂環抱小龍女,似乎化為一件鐵甲,将她周身護得不受敵傷,小龍女則須束手受護,自行調勻真氣。
楊過縱身向前,雙臂虛抱,其實并沒碰到師父身子,但眼光中脈脈含情,顯得決意自舍性命,為她盡受敵人刀槍拳腳。小龍女一與他眼光相接,紅暈上臉,微感不妥,眼光中露出羞怯之情,輕聲道:“過兒,不好!”楊過便即跳開。】
想像下,二人衣服敞開的做這種動作,楊過還能如此克制,對于一個正值青春的少年,已經自制力驚人了。
這也證明了前文小龍女所謂的男女有别,不能同練,也不過是故作姿态罷了。等開始練了,也就這樣坦誠相見了。
後面又寫到:
【這日從頭練起,練到“亭亭如蓋”那一招,……楊過腰背出力撐住身子,不令自己壓到小龍女身上,卻見她眼波盈盈,滿臉紅暈,嘴角邊似笑非笑,嬌媚百端,不禁全身滾熱,再也難以克制,雙臂抱住了她身子,伸嘴欲在她臉頰上一吻。
小龍女年過二十,心中自非全無情欲,給楊過這麼一抱,見到他的眼光,不由得心中動情。但她自幼所練内功是冷漠自制,不論外界如何生變,自己既不驚懼,亦不動怒,動情自然更加不可,蓦地裡覺到不妥,出力跳起,脫出楊過的摟抱,順手重重在他臀部猛擊一掌,喝道:“你不乖!不練啦!”奔回石墓。】
【奔回古墓】,意思這是需要在古墓外練的内外功結合部分,二十歲的小龍女,在此種情況下,順手重重在他臀部猛擊一掌,真令人無語之至,所謂兒大避母,這種勾引之下,楊過也算很有定力了。
【楊過又驚又慚,急速随後跟去,幸好小龍女并沒閉上墓門。楊過走到小龍女卧室之外,拿了一柄掃帚,跪倒在地,說道:“姑姑,今天我錯了,請你重重打我吧!”高舉掃帚過頂。
小龍女道:“我不打你,你知錯了就好。咱們以後不練這一招了。”
楊過道:“不練也成。以後倘若真有壞人害你,我一般的奮不顧身,保你護你,代擋殺招。”】
這就是楊龍練完了玉女心經,卻唯獨沒有練完玉女心經第七篇的原因。原來這部分屬于内功與外功結合,也是要坦誠相見練的。
後面書中接着說【兩人自此以夜作晝,晚上練功,白日在墓中休息。楊過和小龍女嚴自提防,以免更犯當日險些情不自禁之誤。如此兩月有餘,相安無事。】
更加印證了作者在說,這部分就是在古墓外黑天練的。
可是大家都知道楊過和小龍女在古墓住久了,都可以黑夜視物,所以晚上練也不過掩人耳目,自己卻把彼此看的清清楚楚。
【他在古墓中住了多年,雖不能如小龍女般黑暗中視物有如白晝,但在墓中來去,也已不須秉燭點燈。】
怪不得楊過在給陸無雙接骨時,會想【姑姑的胸脯比這個美上一百倍】,原來真的看過。
金庸到底對自己筆下的小龍女是什麼想法,将她寫的如此不堪。新修版增加的這段,若是為了增加他們在古墓的情感互動,完全可以加在外功部分,尚可接受,偏加在内功裡,作者的意圖便不那麼單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