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寫的第一部劇本是為夏夢寫的《絕代佳人》,信陵君為國為民獻如姬給魏王;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陳家洛獻香香公主給乾隆;最後一本武俠小說《越女劍》,範蠡獻西施給吳王。而且情節所要體現的都是非常正向的品質,善良無私奉獻等等。
金庸把自己寫作生涯的第一和最後一次都給了他心裡的絕代佳人夏夢,是不是很有儀式感。
雙魚座是最浪漫的星座,但是在情感上雙魚的欲求很難得到滿足,魚是唯一輕易會因為吃多了而撐死自己的動物,更何況雙魚。
小龍女主動拿起楊過的手摸自己臉,因不能獨占他瞬間臉色蒼白,正戳中了楊過的某種癖好,在小龍女的一再激發下,他想像自己像貓狗一樣被鞭打,被小龍女絕對控制,并因此獲得心理上莫名的快感,滿足了他隐藏在内心裡的某種需求。
因為這種滿足,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甚至可以放棄自由和光明,一輩子陪小龍女呆在陰暗的古墓裡。所以他才會向小龍女發誓,從親情中分化出其他情感來。
從我前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小龍女是一個控制狂,一個PUA高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操控,需要一個喜歡被控制的對手,而楊過的性意識中的這個癖好,正好讓他成為合适的對象,從這一點來看,他倆的确也算天造地設。
小龍女從一開始所有控制行為,都正好滿足了楊過受虐受控制的心理需求,所以桀骜不馴的楊過,在桃花島和全真教都不服管教,卻會在古墓留下來,并且一見小龍女,就一物降一物,表現的很乖巧聽話,在古墓的幾年來盡心服侍小龍女,無一事違拗師父。
對于楊過的行為,我們可以具象一點來分析,你可以想像一體兩面的雙魚,外在人格是白色的魚,内在是黑色的一面,就是那條所謂黑化了的雙魚,隐藏起來并不表示它不存在,它一直存在,隻是潛伏在内心深處。
白色的魚向往自由,而黑色的魚兒卻可以在被控制中得到快感。當他遇到控制狂時,一半個體會深受誘惑,而向往自由的另一半卻抗拒想要逃脫。
所以在小龍女身邊的楊過,會覺得自己離不開她,但是一旦逃離了小龍女,此消彼長,白色的魚兒就會開始覺醒,這才導緻出了古墓,他會一邊心裡想挂念姑姑安危,可是身體卻相反而行,不會馬上去找尋她,反而遠離她,這也就解釋了楊過的種種割裂行為。
他有時候甚至也會想扼殺自己的這種欲念,擺脫它的控制,類似想戒掉遊戲瘾,戒掉煙瘾一樣。比如你深深被遊戲吸引,但不意味着你就認為它是好的,你會意識到沉迷對你的危害而想戒斷。所以楊過帶洪淩波回到古墓,會反複确認她是否會殺死惡鬼。他拖延回古墓的時間,也是潛意識裡雙重人格拉鋸的反應。
一般人被人控制會難以忍受,但是走進《神雕俠侶》的世界,會發現對于楊過來說,則會在被異性的控制中,感到束縛的同時,獲得特殊的快感。這種快感并不能稱之為愛情,因為它隻是一種欲念。打個比方吧,它隻是伊甸園中的那個蘋果,而不是亞當和夏娃本身。可以說最終導緻楊過被控制的,是他心中存在的欲念,而非小龍女。
金庸想寫的是欲念,而如果讀者錯以為他想寫的是愛情的話,看到他們之間的互動情話自然會有天雷滾滾的感覺。
後來當小龍女被甄志丙侵犯後,楊過和小龍女之間又産生了誤會。楊過似乎又變回了那個懵懂少年,對情感一無所知的樣子,以至于氣的小龍女跑了。
有些讀者就會奇怪了,前面他倆二人不是已經海誓山盟了,小龍女也得到了楊過一生一世就喜歡她一個人的承諾。小龍女聽了他的承諾也說了:
【小龍女歎道:“這麼我就放心啦。”】。
怎麼到小龍女被甄志丙侵犯,作者又寫回去了?就會有楊過和小龍女的行為十分混亂的錯覺。
其實不是的,就如同前面所講,書中所寫的小龍女的行為,邏輯是十分嚴謹的,之所以給人混亂的錯覺,是因為很多人囫囵吞棗,沒仔細看書。
認真看當時小龍女說的話,她對楊過的要求到底是什麼?
【小龍女正色道:“你怎麼仍是叫我姑姑?難道你沒真心待我麼?”
她見楊過不答,心中焦急起來,顫聲道:“你到底當我是什麼人?”
楊過誠誠懇懇的道:“你是我師父,你憐我教我,我發過誓,要一生一世敬你重你,聽你的話。”
小龍女大聲道:“難道你不當我是你媳婦?”
楊過從未想到過這件事,突然給她問到,不由得張皇失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喃喃的道:“不,不!你不能是我媳婦,我怎麼配?你是我師父,是我姑姑。”】
有人看到媳婦這個俗氣的稱呼,也覺得是天雷,其實這是個關鍵詞,這個詞後來被小龍女反反複複提及,因為這正是她最關切的問題。
小龍女的上一個問題是楊過是不是喜歡她,而這一次的問題卻是更進一步的要求,要求楊過娶她,讓她當媳婦,這不是同一件事情。
要知道繼上次李莫愁入侵時,小龍女逼問楊過是不是喜歡自己之後,他們的關系并沒有進一步發展,他們沒有開始順其自然兩情相悅的談戀愛,而是在古墓旁結廬各自居住,天天養傷練功,仍以師徒相處。再動聽的誓言也改變不了他們關系的本質,因為他們之間本來也沒有正常的情愛。
楊過并沒有因為那天的誓言,就把小龍女當戀人,而在小龍女被侵犯後,她的要求卻跨越式的直線上升到了要楊過娶她。事實上,小龍女比誰都更在乎媳婦兒這個世俗的名分,她甚至可以不在乎是否有正常的情愛,但是對媳婦兒的名分有着近乎變态的渴求。
在古墓的時候,小龍女對李莫愁說:
【小龍女道:“不,他是我徒兒。他說他這一生一世,就隻喜歡我一個。他甯可死了,也不肯離開我。”】
李莫愁于是給小龍女講了她和陸展元的故事:
【你師姊本來有個相好的男人,他對我說盡了甜言蜜語,說道就是為我死一千次一萬遭也沒半點後悔。】
可是才過兩個月,陸展元再見她時卻變了心,要娶别人:
【他居然老了臉皮說道:‘李姑娘,下個月二十四日,我在大理跟何姑娘成親。那時你如有空請你大駕光臨來吃喜酒。’】
李莫愁講的是一個男人說愛你,并不代表他就會娶你。比如前面提到的,古代文人到青樓,對裡面的姑娘甜言蜜語,海誓山盟,但是他不會想娶她們回家。
小龍女在得到楊過的誓言後,真的如她所說就放心了嗎?顯然沒有,因為楊過過後不僅絲毫沒有示愛的行動,仍然叫她姑姑,更沒有表示過願意娶她,給她名分。所以小龍女要求他叫自己媳婦,其實就是想要一個名分。在古代名分對一個女人尤為重要,更何況小龍女有嚴重的疑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