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于是尋了個僻靜所在,将頭發扯得稀亂,在左眼上重重打了一拳,面頰上抓了幾把,左眼登時青腫,臉上多了幾條血痕。】
這其實就是見到郭芙時,自卑自傷情緒的延續。他生性桀骜,自卑自傷到了極點,反而激起他内心的叛逆,你不是瞧不起我嗎?那我偏扮的更加潦倒,看你如何待我,再伺機打臉逆襲。
果然想誰誰就來了,楊過很快見到了郭芙和大小武兄弟:
【日前他哥兒倆與郭芙合鬥李莫愁,楊過也曾在旁打量,當時一直凝神瞧着郭芙,對二人不十分在意,此時斜目而觀……】
一直凝神瞧着郭芙,對大小武不十分在意,到此時郭芙不在時,對他倆的斜目而視。
到郭芙走來時,先聞其聲:
【忽聽得廟門口一個銀鈴似的聲音叫道:“大武哥哥,我叫你給我買根軟些兒的馬鞭,可買到了沒有?”】
再見其人時的自慚形穢,不敢看。
【楊過隻向她瞧了一眼,不由得自慚形穢,便轉過了頭不看。】
楊過繼續裝可憐吃飯,再次看到郭芙時,眼前鬥然一亮,似乎萬物都有了生機:
【楊過正吃之間,眼前鬥然一亮,隻見郭芙笑語盈盈,飄然進殿,武氏兄弟分侍左右。】
轉眼間伊人已去,大小武殷勤相伴,楊過頓感食不知味,五味雜陳:
【三人自顧說話,對坐在地下吃飯的楊過眼角也沒瞥上一眼。三人走進後院取了包裹兵刃,出了破廟,但聽得蹄聲雜沓,已上馬去了。楊過的一雙筷子插在飯碗之中,聽着蹄聲隐隐遠去,心中百感交集,也不知是愁是恨?是怒是悲?】
短短一段過芙重逢的描寫,楊過的心路便經曆了九轉十八彎的起伏跌宕。作者的這段描寫,和寫楊龍時的直白的旁白訂情不同,一整段描寫半個字沒提情字,隐秘而又欲語還羞,正如楊過的一段少年心事。
再說郭芙,她與楊過少年别離,再見楊過時,是什麼反應呢?
因為在武關時,楊過戴着羊皮面具,郭芙并沒有看到楊過,後來楊過打傷自己的臉,故意把自己弄的衣衫褴褛,扮做乞丐,郭芙也沒認出他。此時在大勝關英雄大會上,郭芙在父母的介紹下,才認出楊過。
【她見楊過回來,不禁心中怦然而動,回想當年在桃花島上争鬥吵鬧,不知他是否還記昔時之恨?】
郭芙見到楊過的第一反應就是心中怦然而動。要知道此時的楊過裝做潦倒的樣子,打的自己面目全非,而郭芙的心依然怦然而動。
誰說郭芙不愛楊過,郭芙其實跟楊過是一樣的,一直沒有忘記楊過,從青梅竹馬到一見鐘情。
因為叛出全真教的事情敗露,郭靖要帶楊過去書房,對楊過充滿好奇的郭芙便要跟大小武一起去偷看,武敦儒不敢。
【郭芙右足一頓,微現怒色,向武敦儒道:“你就是不聽我話。”
武敦儒見了她這副口角生嗔、眉目含笑的美态,心中怦的一跳,再也違抗不得,當即跟她急步而行。】
所以這裡也是作者的一處小心思,呼應前文,到底是誰的怒色美的令人無法抗拒。
郭芙和楊過重逢後的第一次對話,楊過便還是吃大小武的醋,前日在大勝關聽到郭芙無意間的一句買馬鞭子的話,他卻一直記在心裡,此時拿出來嘲諷大小武。
【郭芙對楊過卻是大感好奇,問道:“楊大哥,你師父幹麼不要你?”
楊過道:“那原因可就多啦。我又笨又懶,脾氣不好,又不會裝矮人侍候師父的親人,去給買馬鞭子、驢鞭子什麼的……”】
武氏兄弟聽後勃然變色,可是憨憨的郭芙卻毫無察覺:
【武氏兄弟聽得此言刺耳,都變了臉,武修文先就忍耐不住,喝道:“你說什麼?”楊過道:“我說我不中用,讨不到師父的歡心。”
郭芙嫣然一笑,說道:“你師父是個道爺,難道也有女兒麼?”
楊過見她這麼一笑,猶似一朵玫瑰花兒忽然開放,明媚嬌豔,心中不覺一動,臉上微微一紅,将頭轉了開去。
郭芙自來将武氏兄弟擺布得團團亂轉,早已不當一回事,這時見到楊過的神色,知他已為自己的美貌傾倒,暗自得意。】
兩個人一個敏感自卑,一個遲鈍嬌憨,楊過明明早已為之傾倒,而不願意承認,郭芙卻被衆星捧月的嬌慣久了,任性的以為但凡喜歡她的人,都會像大小武一樣,對她殷勤備至。
她哪知道楊過情緒崩潰後,在野外華山生死邊緣走了一圈後,放棄了尋找姑姑,為了她,循着舊路走了幾百裡向着她奔赴而來,做了多少的心理建設,卻被她的笑容一擊即潰。
果然楊過轉過頭,望着西首的對聯,又開始黯然心傷:
【他年紀比眼前這三人大不了幾歲,閱曆心情,卻似老了十多年一般,看到“五湖廢人”四字,想起親人或死或離,自已東飄西泊,直與廢人無異,适才逼得趙志敬狼狽遁走的得意之情霎時盡消,一股凄苦蕭索之意襲上心來,不禁垂下了頭,暗自神傷。】
從小的颠沛流離,養成了楊過強大的内心,卻總是在面對郭芙時,脆弱的不堪一擊,而郭芙又太遲鈍,這也為他二人日後感情的蹉跎埋下的因果。再加之二人之間還橫亘了郭楊兩家上兩代的恩怨,太優秀的人身邊總是有太多的紛擾,兩個人雖然心裡都裝着彼此,可惜卻在最好的年紀擦肩而過,真是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