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教大防一章的後記裡,開頭就提到一位物理學教授對宋朝師生不能結婚的說法提出質疑,金庸對此做了一番辯解:
【本小說觀念上的主要關鍵,是宋人認為楊過(徒弟)不能與小龍女(師父)結婚。有一位物理學教授鄭重提出,師父不能結婚,宋朝禮法上有何根據?他認為宋人對禮教之防其實極為寬松,以李清照寡婦再嫁為證。其實宋人對禮教之防殊不寬松,某人違反禮法,不足以證明當時禮法不存在。
今日中港台各地時有逆子殺父弒母的案件發生,不足以證明今日中國社會容許兒子殺父弒母。……】
事實上書中楊龍戀并沒有受到多少反對,除了郭靖、黃蓉說過一次外,就沒有别人再提起,楊龍後來幾度離合,也不是因為師生戀遭到反對。不存在的事情,所以作者也寫不出來。
不管作者如何辯解,書中的内容已經證明了,其實楊龍年齡相差無幾,當時還是江湖無名之輩,拜師又是兩人之間的事情,可以說是師生,也可以說是師姐弟也沒有問題,師門中師姐授藝給師弟完全可以。
黃老邪在神雕支持楊過師生戀,并不是說他不及楊過狂,如果處于楊過的情況,他本人也完全辦得到,他之所以不能娶梅超風,不僅是因為師生戀,更重要的是因為他老了,而且作為當世五絕之一有很高的聲望。
黃老邪給梅超風除了吟過歐陽修的詞,還提起過朱敦儒的《曾為梅花醉不歸》:
【“花間不飲淚沾衣。如今但欲關門睡,一任梅花作雪飛。
老人無複少年歡。嫌酒倦吹彈。黃昏又是風雨,樓外角聲殘。
劉郎已老,不管桃花依舊笑。萬裡東風,國破山河照落紅。
今古事,英雄淚,老相催。長恨夕陽西去,晚潮回。
“我說:‘師父,你為什麼總是寫些老啊老的?你又沒老,精神這樣好,武功這麼高,那些年輕力壯的師哥、師弟們誰也及不上你。’
師父歎道:‘唉!人總是要老的。瞧着你們這些年輕孩子,師父頭上白發一根根的多了起來。”】
【“過了幾天,我問曲師哥:‘師父為什麼自稱黃老邪?這稱呼可夠難聽的,師父不過大得你十來歲吧,既不老,又不邪?’
曲師哥笑笑說:‘你說師父既不老,又不邪,那好極了,師父聽了一定很高興。’】
黃藥師一直感慨的除了歐陽修那首詞的長晚輩名分,還有就是老少的年齡差。
所以很簡單的道理,錢穆娶胡美琦,如果錢穆不是名人,沒有妻子,跟胡美琦年齡相仿,雖然兩個人曾為師生,想結婚又有誰會多管閑事去理會。
這就是楊龍和黃梅之間的區别。
直白點說,像黃藥師、周伯通這些人,就是男人年輕時更在意事業,不近女色是因為怕影響自己練武,不想分心,并不等于他們不愛女人。
等年紀老了,功成名就,開始喜歡小女孩了。看到小女孩喜歡的不得了,又怕别人說閑話,影響自己的名聲和江湖地位。
但是心癢難耐呀,怎麼辦?于是黃藥師出去遊玩時,終于還是忍不住娶了同樣年輕的馮衡,馮衡雖然和梅超風差不多大,但是好在沒有師徒關系,不會影響他名聲。
周伯通喜不喜歡女人?當然喜歡,不然他不會和瑛姑做出私通的事情。他當時為什麼堅拒瑛姑,其一是因為他是武癡,也就是說他正處于幹事業時期,當時他功未成名未就,武功遠遠低于黃藥師等五絕,後來被黃藥師彈指神通彈斷雙腿,囚禁在桃花島五年,之後才憑自身的悟性,創造出空明拳和左右互搏,再加之九陰真經,才算追上五絕,功成名就。
所以成功之前,對瑛姑,他隻是一時沒有把控住自己,犯了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他根本沒有娶親的意思。
看周伯通對黃藥師說的話:
【我道:‘你死了夫人,正好專心練功,若是換了我啊,那正求之不得!老婆死得越早越好。恭喜,恭喜!’”】
沒老婆最重要的好處是可以專心練功。但是他忘了當時黃藥師已經是五絕之一,功成名就,這一點和周伯通還是無名之輩不一樣,當時練功對于黃藥師來說,已經不比女人重要了。
再一個就是周伯通并不真的喜歡瑛姑,如果說他當時拒絕瑛姑,是因為一燈的原因,一來一燈還因為他拒絕瑛姑,感覺大受侮辱:
【我心中更怒,說道:‘你若愛她,何以堅執不要?若不愛她,又何以做出這等事來?我大理國雖是小邦,豈容得你如此上門欺辱?’
周師兄呆了半晌,突然雙膝跪地,向着我磕了幾個響頭,說道:‘段皇爺,是我的不是,你要殺我,也是該的,我不敢還手,也決不逃避。請你快快殺了我吧!’
我萬料不到他竟會如此,隻道:‘我怎會殺你?’
他道:‘那麼我走啦!’從懷中抽出一塊錦帕,遞給劉貴妃道:‘還你。’】
退一步說,就算周伯通當時礙于一燈不接受瑛姑,那麼後來一燈出家,瑛姑離開皇宮,獨自一人許多年都在關注着周伯通,為去桃花島救他苦學八卦易數,後來還知道周伯通在百花谷,拜托楊過去找他。
可是周伯通這麼多年都對瑛姑不聞不問,甚至聽說就跑,那理由隻有一個就是他根本不愛她,當時隻是一時的那個沖動犯下的錯。
周伯通能看得上的女人是馮衡、黃蓉和小龍女那樣的。周伯通喜歡的是非常漂亮且聰明的女人,瑛姑還夠不上他的标準。
瑛姑的容貌不及黃蓉,黃蓉的容貌才是周伯通心動的标準。戀愛中的女子最敏感,瑛姑吃過馮衡和黃蓉的醋,因為她了解周伯通的品性:
【黃蓉肌膚勝雪,眉目如畫,自己當年容顔最盛之時,也遠不及她美貌”,想到黃蓉的母親要是與黃蓉容貌相似,未必不會讓困在桃花島上的周伯通動心,瑛姑竟然隔空喝起黃蓉已故之母的幹醋來;後來聽黃蓉說老頑童最聽她的話,瑛姑立即懷疑周伯通因貪戀黃蓉的美色才聽話。】
瑛姑也遠不及黃蓉聰明,八卦易數的題目苦思多年不得解,黃蓉一來就替她解開了。
當年黃藥師之所以能騙到老頑童的《九陰真經》,其實是用的美人計。
老頑童當年遇到黃藥師時,是在他想去雁蕩山藏匿《九陰真經》的路上,試問如果想要藏東西,自然不會告訴别人知道,他不告訴黃藥師他身上帶着《九陰真經》,黃藥師又怎會知道?
事實是,是周伯通在馮衡面前拿出《九陰真經》吹噓,馮衡才想到要為黃藥師巧取真經。所以後來周伯通到桃花島上鬧事,找黃藥師要真經,黃藥師才會說:
【黃老邪冷笑道:‘不通兄,你也不必假惺惺了,若不是你炫誇什麼狗屁真經,内人也不會離我而去。’】
黃藥師早看出他對自己老婆居心不良了。
當時黃藥師就像公孫止一樣,好心請周伯通喝喜酒,酒是色媒人,酒色之下,周伯通忘了王重陽托付的重要性,在馮衡面前吹噓自己帶着《九陰真經》,才節外生枝,惹出這場事端。
【我想黃老邪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他老婆雖然美麗,但娶在家裡,有什麼好,便取笑他幾句。黃老邪倒不生氣,反而請我喝喜酒。我說起師哥假死複活、擊中歐陽鋒的情由。黃老邪的妻子聽了,求我借經書一觀。】
周伯通看到别人的女人好,就總想拆散人家。
後來老頑童在馮衡引導之下,與黃老邪賭打彈子輸了,也是答應把經書借給馮衡,不是給黃藥師。
【便道:‘黃家嫂子,我就把經書借給你瞧瞧,今日天黑之前可得還我。’我補上了這句,那是怕他們一借不還,】
周伯通本來答應借給馮衡的,隻要天黑前歸還,但是馮衡卻自恃記憶力驚人,為打消老頑童疑慮,撇清嫌疑,讓周伯通守在旁邊。
【那時候黃夫人微微一笑,道:‘周大哥,你号稱老頑童,人可不糊塗啊,你怕我劉備借荊州是不是?我就在這裡坐着瞧瞧,看完了馬上還你,也不用到天黑,你不放心,在旁邊守着我就是。’】
周伯通看馮衡讀書的時候,整整盯着馮衡一個多時辰,還仔細觀察到馮衡的嘴唇。
【隻見黃夫人一頁一頁地從頭細讀,嘴唇微微而動,我倒覺得有點好笑了。】
【周伯通道:“這一着我早防到的。黃夫人看那部經書時,我眼光沒片刻離開過她。】
後來周伯通發現《九陰真經》被偷錄,跑去找黃藥師算賬,在桃花島跟黃藥師杠了整整十五年。
他自己說的就算丘處機他們來救他,他也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