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道:“我也不會!你不梳還更好看些。”
小龍女微笑道:“是麼?”】
小龍女要求為其挽發,楊過直接就拒絕了。
小龍女當真不會挽發嗎?書中很明确小龍女之前也戴荊钗,并非披頭散發。
【楊過凝視小龍女,見她頭發散亂,伸手輕輕給她理好,拔下她頭發中的那支荊钗,理好頭發後重行插好。】
何以到了此時兩個人都不會了呢?小龍女是想讓夫君幫其挽發,而楊過拒絕,是根本不想。
最關鍵作者這樣寫楊過敷衍了事的态度,意圖何在?
在我看來,無外乎兩點,一楊過本來就不是娶正妻,所以不能給小龍女這個拜天地和結發的待遇。二從前情看,楊過是因為認為小龍女快死了,又受到小龍女提到郭芙斷他手臂之事刺激,臨時起意,成全小龍女臨死前的一個心願,所以他完全抱着完成任務的心态,自然态度敷衍。
所以他才對着一燈介紹小龍女是他的室人,一燈稱小龍女為小夫人。
現在有人一說書中稱過小龍女是楊過妻子,就以為是正妻,一說夫人,就以為是大夫人,其實在古時為了給妾挽尊,對她們也會冠以妻子夫人的稱呼,隻不過妻子分正妻、平妻、側妻等,夫人也分大小。
所以之前說郭芙後來是續弦,是不對的。楊過根本沒有娶小龍女為正妻,和她既無婚姻之名,沒有真正拜天地,也無夫妻之實,從未洞房,何來續弦。要知道古代男子娶親前,是可以納妾的。
在楊過心裡郭芙一直才是他有婚姻之約的原配妻子。
可見在《倚天屠龍記》中,何足道琴弦斷了,又續了一根,并不是指小龍女死了,郭芙做了續弦。
何足道彈的是狷狂書生奔向小島少女的故事,指的是楊過和郭芙,并沒有小龍女什麼事。斷弦指的是過芙的緣分曾經斷了,後來又重新接續。
金庸化身何足道,講的過芙的故事,當時也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所以十六年間楊過對着桃花島在東海邊練劍,對别人說的是我的結發妻子在大海彼岸。特意強調是結發妻子,因為隻有郭芙才是他心目中的原配,而小龍女最多能算是側妻。
另外關于情花毒,楊過因小龍女情花毒發作,到底是基于怎樣的一個情感。其實作者在書中大量使用隐喻和對比組,這點應該是受《紅樓夢》的影響,“襲為钗副”這種寫法。
為了更多呈現一個人物的立體性,诠釋主角,那麼作者會通過配角組的對比進行注解。
比如情花毒發作,如果為了顯示楊過對小龍女的專一癡情,完全可以寫成楊過隻因為小龍女一人情花毒發作。
但是書中偏偏寫楊過為了公孫綠萼,情花毒也發作過兩次。
那麼這裡公孫綠萼其實就起到一個“襲為钗副”的作用。
那麼楊過公孫綠萼情花毒發作的特征是什麼呢?
楊過躲在丹房外,偷看到公孫綠萼脫去衣物時,情花毒發作:【心中怦的一動。他是少年男子,公孫綠萼又是身材豐腴,容顔俏麗,一看之下,不由得血脈贲張,心生情欲,全身登時劇痛。】
但是到了鳄魚潭,楊過将除去衣裙的公孫綠萼抱在懷裡時,居然毫無所動。
公孫綠萼【想起自己在丹房中除去衣裙,隻餘下貼身的小衣,這時卻偎身于楊過懷中,不由得大羞,登時全身火熱,心中卻甜甜的喜悅不勝。
楊過全神貫注在鳄魚來襲,并未察覺她有何異狀】
同樣的楊過每每想起小龍女時,情花毒會發作,然而抱着小龍女親吻時,情花毒居然詭異的不發作。
書中明白的對情花毒定義,情花毒因情欲而發作,作者這麼寫是要說明什麼呢?楊過對真實的公孫綠萼和小龍女個人都是沒有情欲的,他對她們是無感的,真要睡一起,都無法起來的那種無感。
他的情花毒發作是出于一個青年男子的本能和玉女心經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