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馬上起飛,他婆婆媽媽不肯過安檢,丁甯急了,甩開他的手,絕情地轉身,大步流星走進人群。
望着她孤零零的背影,孫郗的心被撕扯成一片一片的,他突然跑過來從背後抱住她,委屈地快哭了,“小甯,我愛你,我好愛你啊!”
心底,他兇狠地發誓,他必須要強大,強大到可以保護自己的女人,而不是步步掣肘,就連簡單的随身相伴,也變成遙不可及的事。
丁甯反手摸摸他的頭,哽咽道:“自己照顧好自己。”
“你好像從來沒說過愛我?”
孫郗不太滿意這個回應,軟塌塌扶她身上,眼巴巴等她示愛。
“等我們一起去老墨山看雪時,我說給你聽。”
“到時候,我們還要搭個帳篷。”
“那我打呼噜,你不許嫌煩。”
“其實你打呼噜特别可愛的。”
“你也不許把我獨自扔下,自己去看日出。”
“好,我肯定叫你,我們一起等日出,日出時,我要你說出那三個字。”
“好”
孫郗終于被哄好,戀戀不舍地同丁甯揮手告别。
來機場的路上,孫郗給王朝筠打電話,求她照顧丁甯。
王朝筠自是滿口答應,挂了電話就挺個大肚子朝這邊趕,說來也巧,正好撞見兩個人依依不舍的戲碼。
等孫郗的身影消失,她才出現,用肩膀頂了頂丁甯,做出口型,“你不做演員可惜了啊!”
丁甯讀懂她的唇語,無可奈何地苦笑。
王朝筠是個閑不住的孕婦,之前到處拜佛,如今跟着周宇做慈善事業,今天正好要去同心福利院參加活動,丁甯閑來無事,便跟着一起去。
同心福利院就是傅霁月經常帶丁甯去的那家,院長和丁甯相熟,拉住她的手噓寒問暖,見她恢複得和正常人一樣,心裡也替她高興。
聊了幾分鐘,院長忽然想起個事,“丁小姐,活動開幕時,福利院想邀請你上台講幾句話。”
丁甯受寵若驚,今天是企業舉辦的贊助活動,上台講話的都是贊助商的代表,她算哪根蔥啊。
院長看出她的疑惑,找出捐款單給她看,上面清楚寫着,丁甯以個人名義為同心福利院捐款兩千萬,其中附帶銀行的轉賬記錄。
她忽然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從鸠山惠子那裡得來的不義之财,她隻留下少部分,其餘全部打入傅霁月和她父親所住的療養院的賬戶内。
兩千萬,傅霁月一分沒要,原路返回可能怕她不收,便以她的名義捐給福利院。
丁甯的心裡酸酸的,她怎麼這麼驕傲?健康不是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嗎?
這次活動主要為孩子舉辦的,會有新聞媒體來采訪,福利院裡裡外外布置成城堡的樣子,孩子們特别高興,歡笑聲不絕于耳。
有個叫燕燕的小朋友,早上起床突然發燒,吃了藥在房間裡躺着,不能出來參加活動,小孩子特别不開心,院長想請丁甯進去教她彈鋼琴,以此撫平她的情緒。
王朝筠清了清嗓子,舉起丁甯腕上的白玉佛珠大聲嚷嚷:“哎呀我的小怨婦,不就是男人出個差嗎?瞧你沒精打采的樣子,快去陪小朋友吧,不想看見你這沒出息的慫樣。”
說完,她朝她使眼色,并把白玉佛珠摘下,做了個口型,“放心吧,有我呢”
丁甯心裡犯迷糊,到底是什麼人,興師動衆要見她。
燕燕的房間在走廊最裡邊,剛打開門,耳邊傳來熟悉的男人聲音,“千叮咛萬囑咐,你是我的小主婦,丁甯,你好啊!”
韓昊哲吊兒郎當坐椅子上,正笑盈盈看她。
丁甯把門關上,無不疑惑地問:“找我的人,是你?”
韓昊哲沒說話,在口袋裡摸出東西,小心翼翼放到桌子上,“祝妹妹,你可還記得吳哥哥?”
她怔怔看他,又去看桌子上的東西,竟是塊懷表,和她脖子上的那塊,幾乎一模一樣。
見她吃驚到失語,韓昊哲娓娓道來,“你真的不記得了?那年你五歲,我爸爸帶我去老墨山,你家就住在望妻峰上,咱們還在一起玩過呢!不過你小時候黑漆漆的,怎麼也想不到會出落成大美人。”
“我爸爸姓吳,你叫他吳伯伯,那次,祝叔叔把過年才會殺的豬炖給我們吃了,祝嬸嬸喜歡用撲克牌擺十二月,說擺成了就會萬事順心,我當即許下願望,長大之後要娶祝妹妹為妻,你猜怎麼着,竟然擺成了……”
他絮絮叨叨半天,才發現對面的女孩早已經淚流滿面,不由得歎了口氣,“想家了是吧?想爸爸媽媽了是吧?想哭就哭吧,哭出來心裡舒服些。”
丁甯擦幹眼淚,仔細回想,的确有這件事。因為他們一家住在山上,平時很少與人來往,所以記憶深刻些。
她記得爸爸叫男人吳大哥,他的兒子十幾歲了,長得又高又壯,卻是膽小鬼,被五歲的她拿小老鼠吓得直哭。
韓昊哲見她情緒稍微穩定,這才繼續說,不像先前那般玩笑的口氣,眼神也多出幾分哀傷,“我爸爸從老墨山回來兩年後,就病逝了,臨終前把我和媽媽托付給他的好朋友,就是我的繼父,我也就改姓韓了,不久之後就搬走了。”
當年,媽媽在爸爸的病床前塞給丁甯的紙條,上面寫的便是吳伯伯家的地址。等她曆盡千辛萬苦,一路南下,但并沒有找到人,原來是發生了這般變故。
韓昊哲得知真相,惋惜地連連歎氣:“要是你當年找到我了,我們就會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沒準現在孩子都生了好幾個,哪有安亦陽和孫郗什麼事!真是造化弄人!”
丁甯沉思片刻,問出心底的疑問,“你能找到我,肯定知道當年另一位守墓人的身份了。”
韓昊哲點點頭,幫她回憶曆史,
“當年吳某、劉某、趙某,三個異性兄弟發誓在老墨山守墓百年。後來山河破碎風飄絮,三個熱血男兒不肯苟且偷生,經過商議決定,單獨留下大哥劉某堅守百年之約。
下山的兩兄弟先後參軍,本想成就一番事業,可世事無常,終究事與願違。趙某成為吳軍閥的手下,北伐戰争落敗後又加入國民黨,後來追随部隊逃到台灣。”
“趙某加入的是孫軍閥的部隊,機緣巧合,他被軍閥的私生女看上,入贅孫家,連姓氏也改了。後來的孫家,世代經商,直至現在依舊是遠近聞名的富豪。”
“你那麼聰明,應該猜到了吧?哈哈,好巧不巧,就是孫郗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