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汲紅岩已經拿了點心,塞入了唐茂的嘴裡,那滿嘴的香甜,還有妻子眼裡的笑意,都讓唐茂的心熱了起來。
這一入嘴,唐茂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唐茂不是好口食的人,在戰争年代,餓到極緻,樹皮也啃得,皮帶也能煮湯。
食堂的大鍋飯也能吃出噴噴香,回家吃媳婦兒做的菜,更能吃三大碗。
像唐挽挽做的這麼精緻的點心,要換作以前,他并不愛吃。
但如今,他卻很愛這一口。
他不但自己愛吃,還愛炫耀。
他已經打定了主意,這點心拿上兩塊,然後讓老夥計們嘗嘗。
又不能讓他們吃個夠,就嘗個味就行了。
父母時不時地,往她嘴裡塞一把狗糧,唐挽挽已經習慣了。
她可以面不改色地做到,一邊吃着父母的狗糧,一邊吃自己的飯。
還不會吃撐。
“爸媽,你們先吃着,鍋裡還煮着菜,我去看看。”腳底開溜。
能面不改色吃不撐狗糧是一回事,能溜還是得溜。
“挽挽你歇着,媽媽來。”汲紅岩已經停了手站了起來。
在她眼裡,挽挽能做這一碟點心已經夠了,哪還能讓女兒真累着。
女兒是被嬌養着的,汲紅岩雖然教了唐挽挽做飯怎麼做,但真正動手卻極少。
姑娘在娘家的時候,是最快樂的時候。哪個當媽的不心疼自己的女兒?
但想到,将來女兒出嫁了,還能像在娘家這樣的随心所欲嗎?
汲紅岩是擔心過的。
“媽媽,你跟爸爸先嘗嘗那點心,今天的菜我來,你們嘗嘗我的手藝。”唐挽挽把人趕到了客廳,當定了主意不做電燈泡。
汲紅岩笑呵呵地沒有再堅持,女兒說要給他們做飯,做父母的哪能不應承?
她隻不過心疼女兒罷了。
每一個做父母的,其實都渴望女兒孝順自己。
女兒親自做菜,不論好吃與否,那都是她的一片孝心。
汲紅岩對唐茂道:“挽挽長大了。”
唐茂也點頭:“挽挽是個好孩子。”
夫妻倆看向在廚房裡忙活的女兒,心裡更是一陣火熱。
汲紅岩又道:“等會問挽挽事情的時候,你可不能發火。”
唐茂:“我什麼時候朝挽挽發過火?放心吧,那事不算事。”
在唐司令員的心裡,就算警備區和軍分區真的對上,那也能往小孩打架上按。
既然是小孩子打架,那哪能讓大人參與?
小孩嘛,誰不打架,是不是?
唐挽挽做的菜并不多。
都是一些家常的小菜。
她倒是想做一些宮廷菜肴,但材料不夠,時間也不夠。
真做出來,父母也能吓一跳。
做做點心,那沒什麼,就算真是宮廷點心,他們也沒吃過,也沒見過,誰也不會往那上面想。
但菜肴就不一樣了。
宮廷菜之複雜,之精緻,有時候光靠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
她也不想這麼興師動衆的。
這時期也不對。
到處都在講勤儉節約,到處都在說憶苦思甜,這時候她要真的做這些,别說都是在家裡,在大院裡,很多事并不能瞞得住。
她也不想給唐家招來什麼非議。
家常小菜就不一樣了。
做得再精緻,那也是家常小菜,誰家還沒有一兩樣家常菜?
便是肉菜又如何?
但吃在唐茂汲紅岩的嘴裡,卻又是另一回事。
不得不說,唐挽挽這一露手,可驚了一把夫妻倆。
汲紅岩在做菜方面,還是有些天賦的。
她這雙手不但拿得手術刀,也能拿得菜刀,拿得你鍋鏟。
唐家每天都能飄出香味來。
左鄰右舍,都以為汲紅岩動的手,這時候上門又不能,還以為是眼饞唐家的菜,上門蹭飯了。
但确實也引了不少人注目。
這些唐家都不知道。
這會在飯桌上,唐茂隻吃得兩眼放光,什麼叫天壤之别?
這就是。
聰明的他,隻管吃,嘴裡說着好吃,但絕計不提誰的菜更好吃。
在他心裡,女兒重要,媳婦也重要。
唐茂這邊不敢随便誇誇,汲紅岩那邊卻沒這顧慮,一個勁地誇着自個女兒。
滿臉的驕傲,女兒平日裡不常做飯,不動手則已,一動手驚人啊。
在這溫馨的午餐,誰也沒有提軍分區那邊的事。
唐茂沒提,汲紅岩沒提,唐挽挽自然也不會提。
她是要告訴父母的,但不是現在。
唐家雖然沒有食不語的原則,但這會誰也不願意打破這溫馨的場面。
便是飯後,汲紅岩和唐茂也沒有提。
倒不是他們心大,而是在他們心裡,孩子闖了多大的禍,他們大人也能夠擺平。
于是,唐挽挽先開了口:
“爸媽,我上午去了軍分區大院……我先申明,我沒有闖禍,而是幫警備區解決了一場災難。”
有些事,她可以不說。
但是這事,瞞不住。
她也沒打算瞞。
更不想等到晚上再說。
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就是因為沒打算瞞,所以高調地把人帶了回來。
她如果沒有猜錯的話,紅袖章那邊,可能要行動了。
最遲不會拖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