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虹市的東邊環海,唯一的港口原本随了城東地區的舊稱,被稱作龍頭港,後來成立市港口管理局并将其納入監管,就改了一個規範性的名稱叫清虹港,龍頭港就成為了當地人口中的俗稱。
港口的規模近些年來越來越大,吞吐量更是逐年攀升。
徐晨露和蔣芸芸駕駛警車到了清虹港,從外面看過去,裡面的集裝箱堆疊起來,高矮不一。
兩人直奔港口管理局的駐港口辦公室。
一下車,凜冽的寒風比起市内更甚,蔣芸芸感覺這風差點能将自己吹跑,警服擋不住這風,她冷得直發抖:“露露姐,港口管理局離咱們那兒也不遠,幹嘛要跑到這兒來?”
徐晨露不好跟她說其中的彎彎繞繞,她知道99年市裡還沒有成立港口管理局,當時龍頭港由一些私人企業掌控,徐晨露猜測當時這兒應該有獨立的一套管理系統。
比起去管理局直接調取數據,從而有打草驚蛇的嫌疑,她更願意來這兒碰碰運氣。
午休時間,港口裡相對沒有那麼繁忙,駐港口辦公室裡,此時隻有兩個年輕的工作人員。
他們看到身穿警服的徐晨露與蔣芸芸走了進來,有些無措。
他們第一時間以為隻是普通巡邏,雖然少有巡到别人辦公室裡面的,但也聽說了最近市裡嚴查,派警察到其他監管部門來視察工作的事情也不是從未發生。
直到徐晨露直言前來是為了請他們協助案件調查,他們才感到有些為難。
更何況她還提出要查看十九年前的進出港記錄。
在徐晨露和其中一位工作人員交涉之時,旁觀的另外一位工作人員則拿起了電話,電話接通以後,他就這麼突然地将電話聽筒拿到徐晨露面前:“不好意思,警官,我們的權限無法調取早期的記錄,我給您聯系了我們這邊的業務經理。”
港口一直有理貨業務經營人一職,原本想要雁過不留痕地結束調查的徐晨露一陣心慌,認命地接起電話:“您好,這裡是警員徐晨露,正經辦一起案件,該案涉及清虹港相關貿易活動,需要你們配合提供1997年至2000年期間清虹港的進出港記錄。”
對面十分冷靜,徐晨露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我馬上過來。”
放下電話,徐晨露沒再理會那兩個工作人員,想必他們也不知如何應對,才着急忙亂地請來上級。
僅僅隻是在電話裡說了一句話,徐晨露就覺得那個業務經營人應該不好對付。
業務經理确實就在港口裡,徐晨露等了不到五分鐘,就看到一個中年女人推開辦公室的門,走了進來。
出乎意料的是,中年女人身上是那種長期從事體力勞動才有的膚色,她走上來和徐晨露和蔣芸芸先握了個手:“港口辦業務經營人林小楓。”
她果然不會輕易地就把記錄拿出來,她向她們問好以後,就接着問道:“兩位警官,怎麼不去我們港口辦總部,那裡的記錄應該是比我們這裡周全啊。我們這兒就兩台舊電腦,數據傳到系統存好了,幾個月就要更新一回。”
言下之意就是你繞道去總部吧,别來煩我們。
也不知道是真的沒有,還是這個圓滑的經理不想擔責。
徐晨露不依不饒:“林經理,你是業務經營人,你我都清楚,對進口貨物,你們有監管的職責。現在我們的案子裡,疑似出現船公司與收貨人之間相關文件造假現象。”
林經理究竟是會把記錄交給她們以自證清白,還是堅決不配合調查呢?
徐晨露盯着中年女人的眼睛,想從裡面窺出她的情緒,但那裡面沒有慌亂,也不存在心虛,一如既往地坦蕩。
“既然如此,就随我來吧。”
徐晨露終于放松下來。
原來這個駐港口辦公室,從外頭看很小一間屋子,除了前台外,後面竟還有一個空間,擺放着一台電腦和幾排貨架。
這第三台電腦就在離她們一牆之隔的地方,林小楓說起謊來也真是眼不紅心不跳的。
林小楓坐在電腦前,打印了一張數據調取申請單,遞到她們手裡:“兩位警官不要叫我難做。”這個老狐狸!徐晨露隻好在申請表上簽了自己的名字。
林小楓也簽了名,又從抽屜裡拿出章子蓋上去,問她們要了U盤就開始拷數據。
“巨峰還管着這裡的時候,我們的管理模式和現在有一些差别,一些提貨流程也不太一樣。警官剛才說的,監管責任之類的,和現在的标準也大不相同了。”
徐晨露倒是不知道這些信息:“我們?林經理當時也是在港口上班。”
“是啊,當時我也在這裡工作。”
原來還是個元老,難怪那麼快想把自己撇幹淨。
徐晨露沒有再說什麼,林小楓也是個會察言觀色的,也沉默下來幫她們拷數據。
徐晨露拿了U盤就告辭。
林小楓跟在她們後面出了辦公室,徐晨露問了一嘴:“林經理還有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