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篡位獲得的皇位,他必須要李琩這個“準太子”親口承認,自己是九五至尊的帝王。
如果他不遵從,那麼李琩就是逆賊。
在安史之亂平息後,他們就是異黨,是威脅自己權力的源頭。
逆賊和異黨是要被清算的。
同時,李璘也派人給李琦下令,要李琦來成都見自己一面。
李琦本就是為了牽制李璘,才被派往成都的,如今李璘也是時候清算一下這個占據着江陵地區的兄弟了。
他絲毫不擔心李琦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因為玄宗給李璘留下了兩個人質——李琦的長子李償和次子李佩。
他們還在宮殿中軟禁着,雖然沒有受到牢獄之苦,但是出不了宮門半步。
他本以為自己的計劃已經天衣無縫,就派人去宮中,加強李償和李佩身邊的防禦。
可是派去的人卻回來告訴他——他們逃跑了。
呂諲和裴冕站在李琦面前,手中拿着一封信。
在他們身邊的,還有李琦的兩個兒子。
他們剛經曆了三天三夜的長途跋涉,哪怕吃飯睡覺都在馬背上,眼睛周圍烏黑一片,頭發也亂糟糟的。
他們逃出來了。
在李璘去鮮于叔明府中之前,他已經觀測到郭千仞似有反意,又發現李璘四處遊說成都的本地官員,已經猜測到不過幾天這翻騰的暗潮會掀起巨大的浪花。
鮮于叔明在李璘離開後,就派人快馬加鞭送信去江陵,說成都似有動蕩之象,并派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救走了李償和李佩,給了他們兩匹駿馬,讓他們趕緊去江陵去找李琦。
他們和乞丐一樣站在府邸門口時,士兵沒認出來他們,還差點把他們攔在門外。
李琦知道,這大唐内部,要變天了。
他猜到在李璘行動後,必定會派人來找自己,讓自己去表明衷心。
若是去,自己不會有什麼性命之憂,呂諲和其他堅守的大臣們會被李璘扔進天牢,江陵也會落入他的手中。
以他的性格,他必定會切斷給北方前線的糧草供應,到時候李琩就會死在燕軍的鐵騎之下。
他和李琩在兄弟中關系還算好,畢竟都是武惠妃的孩子,也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也能說得到一起。
李琦心想,絕不能眼睜睜看着李琩命喪燕軍之手,更不能讓江陵落入李璘掌控,緻使大唐局勢雪上加霜。
他沉聲道:“兩位先生,如今我大唐内憂外患,李璘篡位之舉,實乃大逆不道。若我前往成都,無異于羊入虎口,不僅自身難保,更會連累諸位與江陵百姓,北方平叛将士亦将陷入絕境。”
呂諲拱手道:“王爺所言極是,依下官之見,我等當立即修書一封,快馬送往北方前線,告知壽王殿下成都變故,讓其早做防備。同時,在江陵廣布檄文,揭露李璘篡位惡行,以正視聽。”
李琦點了點頭,說:“父皇必定不會把皇位傳給李璘。你告訴李琩,如果聽到父皇遇難的消息,讓他立刻稱帝,穩固民心。他才是父皇心中欽定的繼承人。”
......
前線,李光弼的大部隊已經到了河間郡,史思明也趕到河間郡,雙方正在交手。
郭子儀從扶風開始往東一路攻去,一路披荊斬棘,就快打到長安城腳下。
長安附近,不僅僅将士們在抗争。燕軍非人道壓迫下,每一個百姓都在與燕軍鬥智鬥勇。
他們每天大街小巷得喊:“元帥和貴妃要打過來了,元帥和貴妃明天就要進城了!”
這消息并不是簡單的望梅止渴,他們在與燕軍玩心理戰。
燕軍聽了這話,每天憂心忡忡。
他們也害怕唐軍打來,他們早就聽說唐軍戰無不勝,前段時間一口氣攻陷了三座城池。
守軍每天拿着酒杯,摟着舞姬,說:“這些刁民,竟如此大膽,整日傳播這些謠言,擾亂我軍心!”
于是,他加大城内巡邏力度,嚴懲造謠者,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百姓被抓了一批,但又有一批人站出來說唐軍要來了。
今天,燕軍嚴防死守在城樓上站了一天,唐軍沒來。
明天,燕軍略有疲勞在城樓上站了一天,唐軍沒來。
後天,燕軍已經等得有些煩了,又在城樓上站了一天,唐軍依舊沒來。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們在城樓上守了小半個月,都沒見到攻來的唐軍。
于是他們開始松懈下來了。
就像是狼來了的故事,剛開始村民們都以為狼真的來了,後來,當狼到來時村民們以為是孩子撒謊。
巡邏的士兵步伐拖沓,原本整齊的隊列也變得稀稀拉拉。
城樓上的瞭望兵不再時刻緊盯着遠方,而是時不時地靠在牆邊打盹,手中的武器也常常被随意擱置一旁。
就在他們互相說笑的時候,唐軍真的來了。
郭子儀絲毫沒有給他們留緩沖的機會,用閃電戰的速度拿下了一座又一座城池。
就在他即将到達長安時,李璘讓他南下的聖旨傳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