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穿越楊玉環,重攬長安月 > 第63章 李琩争皇位惜敗,楊玉環對峙群臣

第63章 李琩争皇位惜敗,楊玉環對峙群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點了點頭。

“傳我命令,即刻召集朝中重臣,就說有要事相商。”

不多時,朝堂之上,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各異。

他們互相談論的話題,是坐在皇位上的那個人。

那是一個女人。

自從武則天登基後,大唐再也沒有過女子登基的情況了。

現在,她就端端正正地坐在那裡,穿着一件沒有那麼隆重卻又很正式的衣服,睥睨群臣。

他們早在進宮前就聽說了小道消息,楊玉環把李琩扔進了天牢。

他們知道朝堂上又要有大變故了,隻是不知道接下來具體會發生什麼,直到親眼看見楊玉環端坐在皇位上。

“諸位大人,”楊玉環站起身來,聲音清脆卻又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

“李琩殺害前太子李亨,欺君罔上,僞造诏書,謀權篡位。如今,罪臣李琩已被我拿下。但國不可一日無君,先帝駕崩前雖未明确指定繼承人,可朝中局勢危急,我們必須盡快做出決斷。”

經曆過“貴妃征戰四方”的大臣們,再也沒人質疑楊玉環的權威。

因為這段時間,他們都能夠明顯地看出來,楊玉環是真的在用心為大唐平定戰亂,也是真的有能力能夠治理好朝綱。

李泌上前一步,袍袖一甩,對着滿朝文武拱手說道:

“諸位大人!自安史之亂以來,我大唐山河破碎、風雨飄搖,幸得貴妃娘娘挺身而出,征戰四方,數次化解危局。其謀略、膽識,遠超常人。這一路,她為大唐出生入死,為百姓殚精竭慮,朝堂能有如今的安穩局面,娘娘功不可沒。”

“如今國難當頭,北有雜胡餘孽未除,南有永王篡位,朝綱已亂皇位空虛。縱觀朝堂内外,唯有貴妃娘娘有此魄力與才能。則天大聖皇帝也曾以女子之身君臨天下,将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條,貴妃娘娘亦有此能,定能開創我大唐的又一盛世。”

李泌說完,有的大臣眼神平和,似乎被他說動;有的則眉頭緊皺,面露難色,顯然還在猶豫。

當然,讓外姓人做皇上,在他們看來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在他們的意識裡,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

有老将撫着胡須,沉聲道:“李大人所言,确有幾分道理。貴妃娘娘的功績,我等皆看在眼裡。隻是這稱帝之事,事關重大,關乎祖宗禮法,還需從長計議。”

這時,呂諲突然站出來:“将軍,如今局勢危急,哪還有時間從長計議?貴妃娘娘既有能力又有擔當,若此時不擁立她為帝,難道要等李璘或是那胡人盯上長安城,讓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嗎?”

朝堂上兩方對峙的聲音此起彼伏,争論不休。

“楊監國于危難中力挽狂瀾,此乃不争之事實。但立帝一事,關乎李唐宗室血脈,若貿然擁立外姓,恐天下悠悠之口難平,日後恐生禍亂。”

楊玉環不認識這個大臣,大概是一隻滞留在長安的老臣。

但是她很聽不慣楊監國這個稱呼。

雖然她這段時間确實是以監國形象示人,但是這個稱呼總讓她聯想起楊國忠那個奸佞小人。

“若此時還在糾結于宗室血脈,錯失這重振大唐的良機,日後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雙方你來我往,誰都沒落下風。楊玉環聽着這辯論都覺得有些頭大。

不僅僅說什麼話的人都有,而且她發現,這群人根本養不熟。

哪怕自己做再多事情,在他們眼裡還是不如李唐家的男丁。

到了真正抉擇的時候,一個個猶猶豫豫的。

楊玉環說,“待大唐局勢穩定,再從李唐宗室中挑選賢能之人繼承大統。如此一來,既不違背祖宗禮法,又能解當下燃眉之急。”

台下還有人想多說,楊玉環直接一個眼刀甩下去,說:“還有誰不服,現在可以站出來,告訴我誰更勝任這個皇位,我會以大局為重。”

話說的挺好聽,但是為什麼你還沒說完,門口就進來一群禁軍?

楊玉環的目光掃過殿中群臣,他們都感受到了來自頭頂的一陣強烈壓迫感。

殿内瞬間鴉雀無聲。那些原本還欲争辯的大臣,此刻紛紛低下頭,不敢與她對視。

門口的禁軍手持長戟,肅然而立,好像但凡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一個不字,就會用長槍挑起那個人的腦袋。

“既然無人反對,那此事便如此定了。”

楊玉環她緩緩站起身,環視群臣,“從今日起,我楊玉環暫代帝位,待天下安定,再擇賢能之人繼承大統。”

群臣面面相觑,雖心中仍有不甘,卻無人敢再出言反對。

楊玉環的手段,他們早已見識,今日李琩的下場更是令他們不寒而栗。

此刻,誰敢觸其鋒芒?

李泌見狀,立即上前一步,拱手高聲道:“臣等謹遵娘娘旨意,願為大唐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其餘大臣見狀,紛紛附和,齊聲高呼:“臣等願為大唐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