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看着童司因遭受的待遇,再一次忍不住義憤填膺。
“就算你的能力沒那麼适配A組吧,可你今天的表現不夠亮眼嗎?都不值得她們看你一眼?”
“這幫人未免也太小肚雞腸,目光短淺了吧?”
“她們大約覺得我是通過不正當渠道進來的吧。”
童司因抿了抿唇,唇邊露出一絲嘲諷,說是不正當關系也對,她确實不是通過正當渠道進的A組。
“可你分明什麼都沒做!你根本沒想過要進A組啊!”
叮咚忍不住氣急道。
“簡直要冤枉死了!”
“這就是節目組要的效果,他們想要持續折磨我,等我情緒崩潰。”
童司因口吻淡淡的,甚至有些冷酷。
“你現在情緒波動這麼大,就是讓他們如願以償了。”
“你真的…不打算去澄清了?”
叮咚依舊不死心地問道。
“沒用的,不會有人相信。”
人隻會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
比起相信她清白坦蕩,更願意相信她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因為…
他們骨子裡就不希望童司因待在A組。
童司因之前的澄清會有人信,并不是因為她澄清的行為,而是因為有謝卞晨的支持。
謝卞晨的聲譽可以為她背書。
若不是因為當時能恰巧借機,借勢,童司因說破了嘴皮子都不會有人相信她。
但這件事可一不可再。
謝卞晨之前會幫助她平反,隻是由于他職責所在。
本質上,他沒有義務幫助童司因,他們合作關系剛剛開始建立,并不穩固,她也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去尋求别人的幫助。
流言蜚語永遠是不會停的。
走的越高,受到的關注越多,受到的流言蜚語也就越多,永遠都難以澄清幹淨。
與此同時,走的越高,受到流言蜚語牽制越少,反而不需要澄清。
與其花時間去澄清,不如花時間…讓自己走得更高。
專注在事情本身,人需要穩住的,永遠是自己。
而且…
“孤立我不是很好嗎,我這麼忙,如果跟他們社交,就沒有時間去刷【合理努力】積分了。”
童司因聳聳肩。
“這麼多人聚在一起,無論是聊天還是聚餐,都很花費時間的。”
叮咚:“……”
有那閑工夫,童司因更願意去分析接下來的分組。
她傾向于去vocal組。
接下來的課程安排有些分散,每個選手都需要上vocal,dance,rap的大課,然後再上自己選擇的專項課程。
她很像計劃中那樣,做到一天20個小時去練歌。
隻有在vocal組,她才能盡可能多的練習唱歌,拿合理努力積分。
對于積分的追求,童思因沒有一分一秒停止過。
雖然有其他獲得積分的渠道,她依舊覺得不夠穩定,合理努力是她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的,
然而,這個分組邏輯,讓她覺得問題不會那麼簡單。
兩個分組,一個是評能力,一個是選方向,理論上沒有任何關系,也沒有誰先誰後的說法。
然而,節目組的分組方式,在這二者之間強行添加了關聯。
進入A組的9個人,必須要三個vocal,三個dance,三個rapper。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這九個人裡,有四個人想選vocal怎麼辦?
可以陰謀論一下,這是節目組在設計環節上特意挖的坑。
這種“搶名額”的方式,定會産生矛盾和糾紛,有沖突,就會為節目帶來看點。
依舊是那套邏輯,搶名額是兩個選手的事。
無論發生什麼矛盾糾紛,都是選手性格太差能力不行,節目組總可以美美隐身。
主持人站在練習室前方,身邊立着個一個黑闆。
等衆人各自坐好後,便按照習慣,根據選手編号,依次将人請上台來,選擇自己的組别。
選擇好組别後,就将姓名和組别分别寫在小黑闆上。
第一個上台的人是,1号選手祝曉曉,選dancer;
2号選手戚嘉悅,選rapper ;
3号選手白盈盈,選vocal;
4号選手淩益,選 rapper ;
……
“這樣看起來問題應該不大。”
叮咚在腦海中暗自計算着。
這些頭部選手都經過長期練習生訓練,早已經确定了培養方向,在自己的方向浸淫許久,肯定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修改。
前面有兩個rapper一個vocal一個dancer,接下來馮之麥是 vocal,韓瑾和梁祺都是 dancer,孫梨阿則是ra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