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麼。”
童司因依舊沒忘記,叮咚剛剛的話隻說了一半。
“壞消息呢?”
叮咚:“……”
她本來希望先說好消息,可以讓宿主開心些,對後面壞消息的承受能力也會加快些。
但顯然事與願違…
她認為的好消息,對童司因并沒有好到哪裡去。
可壞消息…确實足夠壞。
“網上有謠言說,你當衆被人潑污血,是因為…你第三者插足了别人的感情,原配來找你麻煩了…”
童司因:“……………………”
這種謠言終于來了。
她雖然十分無語,但其實并不意外,她甚至反而覺得,這種謠言是必然會發生的結果。
經曆過一波又一波的造謠和潑髒水,童司因被黑得越來越敏銳。
之前那些黑她的事件,雖然聯動速度很快,明顯是圈内操作手法,但是明顯嫩了些,殺傷力不夠強。
簡單總結的話,那些謠言缺陷是——細節太多了。
比如說,黑她高傲看不起人,那就要講她為什麼看不起人;黑她自導自演換曲事件,就要解釋她怎麼自導自演,為什麼要換曲。
這些潑髒水的方法太局限了,固然能造成傷害,但傷害也隻能局限在這個圈子裡。
因為故事理解成本太高了。
不夠簡單粗暴,不夠吸引眼球,又沒有記憶點。
圈外人沒有耐心去看這些撕逼的因果,掃兩眼看不懂就過去了,根本不會将黑料放在心上。
做小三不一樣。
這個污蔑手法雖然low,但卻經久不衰,被人延續使用至今。
雖然它low,但它最好用。
僅僅三個字,就已經足夠有沖擊力,能立刻吸引到人類的熊熊八卦之心,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跑過來點評一番。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每個八卦者都會變成傳播者,謠言很快就能散播出去,破圈,甚至盡人皆知。
網上的人甚至不需要知道她是誰,是做什麼的,隻需要聽到她的名字或者看到她的長相,就與“小三”關聯在了一起。
而這種對名譽的損壞,殺傷力是巨大的,會直接影響她的未來。
那些可能潛在合作的對象,甚至還沒見過本人,就聽到了難聽的傳言,便會對她的人品打個問号。
被這種污名纏身的人,甚至退圈了都逃不掉,畢竟曾經做過明星,在網上被人熟知過姓名,哪怕去交朋友或者交男朋友,都會阻礙重重。
畢竟,圈内傳言真真假假,随處都是公關和營銷,這事情既然傳出來了,怎麼就不是真的呢?
澄清永遠沒有傳播快。
别人無數張嘴,謠言以指數形态瘋狂傳播,她隻有一張嘴,說一千遍一萬遍都沒用。
童司因的過往經曆,已經反複證實了這一點,而這種惡俗的八卦,澄清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這種謠言就像是網絡蟑螂,隻要出現了,就會無處不在,很難被徹底滅絕。
甚至于哪怕過了許久許久,事情已經塵埃落定,都會有人可以在網絡的角落裡,找到這個八卦曾經“真實存在”過的證據。
不得不說,對方這一刀,是真真切切捅在了肺管子上!
“這個人是真恨我啊。”
童司因忍不住歎了口氣,輕輕說道。
這不是希望她競争失敗,離開節目組,或者退圈這麼簡單,這簡直是希望她死。
她不知道自己惹了哪位神聖,這位顯然是真的狠。
公開場合在她身上潑污血,是在對她精神污染。
想給她留下深深的心理陰影,最好讓她害怕,讓她崩潰,讓她這輩子都不敢出現在衆人面面前。
如今再給她的行為找個合情合理的理由,會有這樣的遭遇,都是因為她行為不檢,自作孽不可活。
若是她再出現在公衆場合,就是臉皮奇厚,不知廉恥;若是她逃避出現在公共場合,就是做賊心虛,不敢面對大衆審判。
進可攻,退可守。
無論童司因做什麼都是錯的。
在心裡層面造就雙重打擊,可以說惡毒至極!
“所以,證據是什麼?”
童司因慢慢地開口問道。
這個謠言夠戳肺管子,夠讓人血壓飙升,但…既然對方能把勢造到這份上,顯然是做了充足準備的。
不會像馮之麥那般,很容易被人找到破綻,一定是準備了一些,她真的做了“小三”的證據。
“是,你想的不錯,他們确實準備了證據。”
叮咚聲音越來越慢,幾乎帶着咬牙切齒的味道。
她一字一句地說。
“我特麼都不敢相信!”
“如今在網絡上瘋狂傳播的,是你跟一個已婚男人的牽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