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件事當然有關系。
仔細回想一下就能想起來,網絡上當初的傳言是:
因為童司因做小三,所以才在見面會上被潑雞血。
隻是潑雞血的肇事者被抓了,并且獨自一人承擔所有後果,大家便潛意識裡認為:
這隻是個巧合,兩個事件隻是剛好在同一個時間點爆出來,被人曲解了而已。
可如果反過來思考呢?
這兩件事本就是一套組合拳,對手就是想要同時爆出兩個事件。
“潑雞血”和“做小三”兩個事件同時曝光,可以讓事情的可信度和影響力大大提升。
由于潑雞血事件肇事者太快被抓到了,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切割了兩個事件的關聯關系。
兩個角度都思考過,便會覺得後者更合理!
兩個事件同一時間曝光出來,還恰巧有聯動。
巧?哪裡就那麼巧?
所謂的過度巧合,大概率是有人刻意為之。
最近事件一件又一件,信息更疊的速度極快,很多事沒人提起,慢慢也就忽略了。
可偏偏“娛圈密聞大曝光”發了這麼條博文,舊事重提,将所有人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大家稍微想一想,便能想通其中關竅!
……
“娛圈密聞大曝光”知道,僅僅道歉沒有用。
無論現在道歉,還是法院要求道歉,道歉都是他逃不掉的結局,如果去法院,還要追究其他法律責任。
他隻輕飄飄一句道歉,并不能平息對方的怒火。
想要避免最壞的情況,必須要拿出更大的誠意。
——當衆曝光這兩件事的關聯關系,就是他的誠意。
許福成是什麼東西,他現在心理也有數了,替對方包庇隐瞞沒有任何好處,最終還容易淪為背鍋俠。
還不如那這件事做人情,獲得鄭期之的好感,如果能給對方幫上忙的話,也許可以免除法律糾紛。
“娛圈密聞大曝光”是真的不想跟鄭期之正面對上。
許福成固然背靠程禮娛樂,可程禮娛樂那麼大公司,多得是藝人和經紀人,不是人人都受重視的。
鄭期之可隻有一個,謝卞晨也隻有一個,在内娛圈内的影響力堪稱獨一無二的。
兩權其害取其輕,孰輕孰重,那是再明白不過了。
為了許福成得罪鄭期之,不值得。
所以他果斷選擇賣了許福成,還賣得特别徹底。
在網絡上當衆賣。
這兩件事的關聯關系,網上的粉絲也許不清楚,但鄭期之一定能看出問題所在。
“娛圈密聞大曝光”做的事,并不是提醒對方這兩件事的關系。
而是借由自己的影響力,将事情傳播出去。
不僅能給鄭期之賣個好,還能順便給自己洗白一波,借由此事的餘韻繼續賺流量。
被這幾條認慫博文吸引來的讨論度,他可以吃得心安理得。
……
網絡上的人看不到幾家勢力背後博弈,隻能看到事件本身。
就隻是這件事本身,已經足夠炸裂了。
“當初就覺得這兩件事太巧了,現在看來我的直覺沒錯!果然這兩件事是有關系的!”
“可你們不覺得奇怪嗎,那個潑雞血的肇事者認了,自己一個人把所有事都扛下來了。”
“那也不會怎麼地,很可能會拘留,判刑也判不了多久。”
“前面,我的重點是,他願意把事扛下來,說明他背後有人啊!”
看到這句話後,衆人驟然沉默了,半晌後,才有人回答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兩件事背後都是有主使的,是被人計劃好的。”
“污蔑名聲也就算了,這在貴圈已經是基操了,潑雞血啊…對付一個小藝人,手段已經這麼髒了嗎?”
“嗨,又不會付多大代價,不過是找個人花點錢罷了,成了就能讓人直接滾蛋,可比封殺成本低多了。”
“可是…為什麼要做這種事啊?童司因剛出道沒多久,她能得罪什麼人啊?”
“得罪不了誰,就在這麼一個節目組裡,不管遇到多少麻煩,反過來倒過去,不過就是一個原因——
惡性競争罷了。”
童司因得罪的人,從一個參賽選手,到一群參賽選手,從粉絲,到制作人,再到幕後的資本。
她不過是個小喽啰,哪有那麼大能耐?
事情會鬧得越來越離譜,不過是因為綜藝的出道位,以及它背後帶來的巨大流量和收入而已。
“我靠,看不下去了!”
“難怪有那麼多粉絲去舉報,我原來還沒看懂,我現在算是明白了!這個節目組真是爛透了!”
“我現在就去舉報!”
“對,我也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