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司因與鄭期之的合同早就拟定好了,電子版就在她手機裡,随時都可以簽約。
合同上的條約很寬松。
首先,簽約會給按照她的知名度,支付一筆不菲的簽約費。
其次,合約内容中包含影視,音樂,綜藝,商務代言,分成為三七分,經紀公司會負責談合約,并幫忙處理一切糾紛。
其中還專門備注了,音樂方面的版權全部歸藝人所有。
合約期為五年。
于此同時,藝人也會收到一定約束,并且在工作安排上需要與公司協商,否則會構成違約。
整個合同寫的十分細緻。
大多新人的經紀合約五五分成比較多,三七分成通常是給那些有知名度的老藝人,鄭期之提供的分成比例十分地道。
五年的合約期也不算長,沒有拿捏童司因的意思,五年之後她還在巅峰年紀,如果想要離開,對她職業生涯影響并不算大。
換句話來說,經紀公司接受她爆火之後提高分成。
而違約條目,最容易坑害藝人的那部分内容,寫得事無巨細,沒有半點刻意模糊的成分。
鄭期之提供的合同條目分明,完全經得起律師推敲。
比起程禮娛樂當初提供的霸王壓榨合同,地道了不知多少倍。
童司因對這份合約并沒有任何不滿意,當初也接受鄭期之官宣,但她一直沒有推進簽約進度,最終達成合作協議。
主要原因當然是忙,她确實忙得腳不着地,但是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潛藏在内心深處的原因。
她沒有發自内心地做出決定。
童司因之前做的所有事,都是憑借提升的核心競争力。
她本能地知道,隻要核心競争力足夠強,就能擁有更多的選擇權,接下來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是相對平坦的路。
看上去做了很多準備,但總結下來不過是一句話。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她可以選擇給謝卞晨翻歌詞,可以接受做舞蹈老師,可以拿着這點粉絲回去做個小網紅,或者回歸老本行做個翻譯。
她可以攢一攢錢,在大城市買個房子,也可以就用手裡的這點存款,選擇去找個小城市隐居。
這種努力有方向,又沒有明确的方向。
有的方向來自于叮咚,她需要努力完成任務,保住自己小命。
沒有的方向來自于未來,她想過各種可能性,卻沒有決定走上那一條路,明确自己的職業生涯。
童司因一直覺得,自己沒有真的徹底融入這個角色,與身份之間帶着一層隔膜。
總覺得自己是個穿越者,是個旁觀者,是個把任務做完就可以拍拍屁股離開的人。
她的心沒有落在這裡。
童司因在忙碌和徘徊着,知道今天,才完成了對自己的問詢。
她決定在娛樂圈發展下去。
很神奇的是,鄭期之似乎知道她的糾結。
鄭期之沒有因為她的拖延感到不滿,給與一定支持的同時,也給了足夠的自由,等她慢慢地考慮。
童司因為自己謀求出路,是主動聯系她,還讓鄭期之也是付出一定代價才做了決定。
但鄭期之依舊保留了耐心。
她深深地知道,合作和信任需要時間過程。
這個過程不怕漫長。
做決定的過程漫長些,想的更清楚些,反而比沖動為之更穩固。
而且,鄭期之從骨子裡覺得,童司因跟她是一路人。
她們一定會走向合作的路。
鄭期之聽着童司因說完話,笑了笑。
“可以啊,我這兩天也會過去一趟,正好把最後的流程走完。”
“沒問題。”
童司因痛快地回答道。
她的執行力非常高,既然決定了就不再耽擱,盡快将最後的流程落實到位。
因為…
她急着簽合同,除了職業發展方向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發現了自己思維的誤區。
童司因原本以為【合理努力】就像是“低保”一樣,每天20分,就是個固定數值。
現在看來事實并非亦如此。
同時訓練兩門功課,就可以提升雙倍的影響力,這說明低保積分不是固定的,是可以動态增長的。
為了提升積分獲取效率,讓她同時訓練三門功課不太現實,那麼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别的思路呢?
比如說——謝卞晨。
童司因的攻略目标是謝卞晨。
她任務裡需要的影響力,都是與對方息息相關。
隻要身處娛樂圈内,她被對方身邊的工作人員關注,就可以獲得影響力。
那麼…從邏輯上來推斷,如果他們接觸得更深,合作更加緊密,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