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衆朋友們請安靜一下!”
“童司因選手比較受大家歡迎,她的成績也廣受大家關注哈,我們都十分理解。”
“大家一直說話,就更加沒辦法聽到考試結果了哦。”
主持人及時站出來,說了幾句場面話,穩住了嘈雜的場面。
“接下來有請幾位導師,對童司因選手的表演進行打分。”
體育場内慢慢安靜下來。
觀衆們雖然不再說話,視線卻緊緊地盯着導師台。
雖然大家各懷心思,無論是現場粉絲,彈幕粉絲,甚至備考室其他選手們,都暗自捏着一把冷汗。
導師們依次發言打分,網絡上的雲導師先開始。
第一個導師率先開口。
“童司因選手台風很好,在第一次公演裡,居然看不出半點緊張,甚至還蠻享受舞台,不錯,不錯。”
《極限女團》的選手們,之前都隻經曆過初舞台,那時候台下也就不過百八十人,還都是競争對手,沒有什麼強烈的感覺。
确切來講,這次月考才是她們第一次舞台。
由于這是第一次,大部分選手都沒經曆過這種場面,心裡壓力難免大,表現都有些欠佳,考試舞台遠比不上平日成績。
童司因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她不僅看不出緊張,甚至似乎由于在舞台上,狀态反而有加成效果。
第一個導師對她評價還不錯,給了個A。
每個導師評分都帶着些主觀色彩,第二個導師的評價,明顯沒有第一個那麼好。
給她的成績是個B-。
“唱得中規中矩,雖然沒有什麼大錯,卻也沒什麼出彩的地方,隻能說合格吧。”
第三個導師給的是B。
看着前面三個雲導師給的成績不高時,粉絲的心已經提了起來。
所有人都恨不得屏住呼吸,将注意力落在謝卞晨身上。
網絡導師給的成績不佳,但畢竟還有謝卞晨。
謝卞晨如果能給她一個高分,幾經加權之下,童司因的最終成績也不會太差。
他們兩個畢竟也算是同個公司的藝人,在打分的時候,會不會稍微手松一些呢?
謝卞晨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視線落在童司因身上。
他的臉色并不算很好看,甚至有些嚴肅,一字一句地道。
“你的日常練習不算多。”
童司因聞言點了點頭,誠實地開口回答。
“是的,謝老師。”
她确實沒有怎麼練過vocal,無論從考試結果,還是觀察她平日的練習,都很容易能得出這個結論。
“以你現在的成績,遠不能達到我的标準。”
謝卞晨定定地看着童司因,一字一句地解釋道。
“最終的評分,我隻能給你C,你能理解嗎?”
童司因聞言怔了怔。
倒不是因為謝卞晨給的評分,以謝卞晨對于專業的嚴苛程度,給她高分才奇怪。
令人比較納悶的是,謝卞晨居然似乎在跟她解釋。
将vocal這門戰略性放棄,她曾經跟鄭期之同步過,謝卞晨顯然也會知道她的策略。
她都決定暫時放棄了,拿低分很正常啊,有什麼好解釋的?
由于謝卞晨打分比較嚴格,他給所有選手的評分都偏低。
經過幾個導師的評分,和ai的評分加權之後。
給到童司因的最終成績是B-。
這個成績在她的預想範圍内。
童司因每一門備考都有自己的心理預期。
比如Dance和rap這兩門,她花時間多些,預期分數就會高些。
至于vocal,一門沒有複習的裸考科目,還要什麼自行車。
雖然最終成績是B-,但是至少在B範圍内,不會拉低另外兩門的平均成績,就已經很不錯了。
童司因從來沒有期望過,謝卞晨在打分上給她放水。
她甚至發自内心地期望,對方千萬不要假公濟私。
B-的成績雖然不算高,但十分符合她如今的水平,這是她理應獲得的成績。
她不喜歡特權,是不喜歡特權本身,而非不喜歡特權不屬于我。
她所追求的考試公平,是追求純粹的公平。
——是考試結果與能力成正比。
而不是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階級分明。
對于B-的成績,童司因接受度非常高。
但依舊…一石激起千層浪!
觀衆不會管童司因的想法,隻會截取他們聽到的關鍵詞。
“什麼?他們兩個在說什麼?童司因沒有好好練習?”
“她不是A班的學生嗎,不是在草努力人設嗎?居然當場承認不好好練習?”
童司因粉絲簡直服了,急急忙忙沖出來澄清。
“别胡說八道!因因不是沒有好好練,她隻是的時間不夠用,暫時沒有練vocal…”
對于網上的人多人來講,這種具備因果關系,必須要把前後兩句話聯系起來理解的長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