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行業前輩”們,及時删除博文,就是意識到自己被利用了,本來就心懷愧疚。
隻是這個愧疚感很微妙,他們雖然有愧疚,但不願意出來面對。
如果他們出來面對這件事,承認自己被利用了,就是會名聲上沾染“污點”,很容易惹火上身。
這點愧疚還不足以讓他們自己開口找罵。
他們能做的隻有把博文删掉,然後裝鹌鹑,等着輿論平息。
童司因這波操作,直接隐藏掉了他們的過失。
讓事件的性質直接變了。
你罵我,我誇你就罷了。
她還拿自己的流量,給他們免費打廣告!
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們自己還有錯在先。
不僅成功放大了“行業前輩”們内心的愧疚,與此同時,又給對方搭了個特别好的台階。
讓這些前輩出來道歉,他們可能不願意丢這個臉。
但如果有人先誇贊他們以及其的作品,再開口回複些什麼,就沒有那麼強的心理負擔了。
童司因的博文發布沒多久,鄭期之的“歉意”也抵達了。
鄭期之工作室的名聲在那裡,童司因的商業價值和未來潛力又不容小觑。
她們能把台階鋪到這個地步,對方也不可能不給面子。
這雙重轟炸下,那些本就心存歉意的“前輩”們,态度很快就松動起來,紛紛出來表态。
林導演轉發博文并道:
“因因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同學,能與你相識,我也表示十分驚喜…
你的《山河畫卷》我也略有耳聞,期待着它盡快發布,為弘揚中華文化添磚加瓦。”
常老師轉發博文并回應:
“童司因同學,你的多語言水平令我十分驚訝,原本就想要找機會與你認識,沒想到如今機緣巧合,不失為一種緣分…
… 期待未來有機會與你合作。”
“童司因同學,你不僅十分有敬業精神,而且還性格謙遜…
…未來一定會前途無量。”
“……”
童司因那十來條彩虹屁,條條都得到了回複。
從明星導演,音樂制作人,前輩演員,她一口氣收到了十多個“行業前輩”的集體誇贊。
一連串變故來的極快。
童司因發布第一條博文開始,不過才短短兩個多小時,輿論形式就徹底變了!
熱搜上的輿論風向從“童司因不尊重前輩”…
變成了雙方的商業互吹現場。
營銷号能最快捕捉風向。
看着雙方的輿論走勢不對勁,原本的叙事沒有辦法自圓其說了…
他們也不怕自己打臉,隻要看到有利可圖,毫不猶豫地當即就反口,換了個全新的主題。
-#前輩導師對童司因贊不絕口\#
-#童司因與常老師合作在即\#
-#拍電影or出專輯童司因出道後第一條路會怎麼選?\#
不過是兩個小時的時間差,熱搜上的詞條180度大轉彎。
新叙事與舊叙事别說相似,簡直可以說毫不相幹。
這種熱搜的刷新速度,讓粉絲和路人齊齊驚呆了。
幾乎要懷疑自己失憶的程度。
……
童司因在意識到謝卞晨态度不對時,就曾經給自己想過後路。
為了影響力數據,她不能與謝卞晨工作室解綁,但是事業卻沒必要跟對方捆綁的太死。
她想要獲得更多的合作資源和渠道,這樣就可以不必受制于人。
也能最大限度減少與謝卞晨的獨處機會。
這一波負面輿論,因衆多“行業前輩”而起,導緻她被罵的非常慘。
但這又何嘗不是合作機會?
童司因想要主動認識這些“行業前輩”原本困難重重,如今這不是約等于自己送上門來嗎?
她完全可以靠這波負面輿論,與對方直接搭上了橋!
不僅沒有因此影響她的前途,反到在衆人眼裡留下了一個高情商的印象。
即便是與此事無關的其他業内人士,聽說這件事之後,大概也得說上一句——
這姑娘有點意思!
直到現在,童司因的粉絲們,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剛剛究竟發生了什麼。
原本是營銷号在網上抹黑童司因,給她制造了七八個連澄清都沒法澄清的黑熱搜。
這些詞條如果不趕緊處理,甚至會影響她未來的在業内的發展。
童司因一番操作下,不僅成功洗白,給自己立穩了人設,還讓這些詞條徹底失去了作用。
那些可能會得罪“行業前輩”,統統轉化為未來的人脈和渠道!
難怪前期大家沒看懂。
童司因的格局跟衆人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
她這一波在大氣層!